空调据冷却水水质标准d每b31.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javascript:void(null)空调冷却水水质标准DB31/T143-94 项目单位指 标化验方法PH冷却水热媒水冷媒水GB-57507.0-8.58.0-10.08.0-10.0GB-5750总硬度PPM800200200GB-5750TDSPPM300025002500GB-5750浊 度度(NTU)502020GB-5750总 铁PPM111GB-5750总 铜PPM0.20.20.2GB-5750细菌总数个/ml1×1041×1031×103GB-5750javascript:void(null)工业冷却水水质规范GB50050-2007 项目单位要求或使用条件许用值浊度NTU根据生产工艺要求确定≤20换热设备为板式、翘片管式、螺旋板式≤10PH??6.8~9.5钙硬度+甲基橙碱度(以CaCO3计)mg/l碳酸钙稳定指数RSI ≥3.3≤1100?传热面水侧壁温大于70℃钙硬度200总铁mg/l?≤1.0Cu2+mg/l?≤0.1Cl-?碳钢、不锈钢换热设备,水走管程≤1000不锈钢换热设备,水走壳程传热面水侧壁温不大于70℃冷却水出水温度小于45℃≤700SO42-+Cl-mg/l?≤2500硅酸(以SiO2计)mg/l?≤175Mg2+×SiO2(Mg2+以CaCO3计)mg/lPH≤8.5≤5000游离氯mg/l循环回水总管处0.2~1.0NH3-Nmg/l铜合金换热设备≤1?≤10石油类mg/l非炼油企业≤5炼油企业≤10CODCrmg/l?≤100javascript:void(null)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央空调冷却水处理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冷冻水循环、制冷剂循环和冷却水循环。冷却水多为开放式系统,冷冻水与采暖水为封闭式。目前,高层建筑或封闭式厂房的冷冻水与采暖水多为同一系统,在夏季走冷冻水,在冬季走采暖水。 图表 1循环水流程图中央空调水系统的用水通常分为两类,即未经过任何处理的自来水和软化水。水中对设备主要产生影响的因素分别为硬度、碱度、微生物、pH值、Cl-、氧含量等。自来水因地区不同而水质变化较大,在水的循环过程中,硬度和碱度是造成结垢的主要因素,而Cl-、低pH、溶解氧、生物粘泥是造成腐蚀的罪魁祸首。冷却塔管理 开放式冷却塔从空气吸入灰尘、泥土、烟灰、有机物碎片和其它各种各样的物质。进入冷却塔中的空气中的颗粒物会被冷却水洗涤下来,进入循环水中,并逐渐浓缩。冷却塔周围的空气环境严重影响冷却水的质量,比如土建、风向、空气污染程度等,因此,做好冷却塔的管理非常重要,做好定期的清扫工作。如果灰尘比较大,就需要循环水的旁滤处理,进行水质净化。 小资料:每立方厘米中含有100,000个以上的颗粒物,在大城市附近是很正常的。Clive Broadbent在1992年ASHRAE(美国取暖、制冷和空调工程师协会)年会上报道,“一座200冷吨的冷却塔在一个季节,从空气和补加水中吸收的颗粒物在600磅以上”(ASHRAE手册,1996)。 结垢控制---中央空调主机(蒸发器、冷凝器管理)管理由于冷却塔水的蒸发,水不断浓缩,水质矿物质含量逐渐增多,结垢倾向加大,可能会造成空调主机热交换效率下降,日常表现为:主机开机后,在短时间内温度不能降低到适宜温度;主机的工作时间延长,开机台数增多;主机报警等故障。因此,需要对主机定期的清洗。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换热器泄露,造成主机严重故障。如果主机换热器表面结垢,这就为水中微生物的附着创造了条件,一些厌氧菌会产生硫酸或盐酸,在氯离子Cl-的作用下,在换热器的表面部位,由慢慢地腐蚀逐渐变为加速腐蚀,造成设备泄露,换热器报废。水中细菌、微生物含量以及水的浊度,是控制腐蚀的两项重要指标。降低结垢风险的方法:1、水质软化:补软水,循环水除垢软化 2、加阻垢剂、分散剂等 3、定期排污,控制浓缩倍数 电化学技术就是采取循环水除垢的方法,进行水质软化,降低水中钙离子的含量,使得系统水质不结垢。换热器表面干净、清洁,没有垢层附着。 药剂对结垢控制的局限性:1、 加的阻垢剂有时效性,时间长容易失效2、 药剂可能增加新垢3、 高温时药剂分解4、 药剂使得碳酸钙的溶解度增大,但阻垢能力有限,浓缩倍数高于3倍结垢风险大大提高5、 药剂使得水质环境复杂,难以管理能耗管理---硬垢降低了热交换效率悬浮物和生物膜及水垢混合在一起,在热交换器列管表面形成沉积物,从而降低了冷凝器的热交换效率。研究表面,1mm水垢就能造成空调机组效率下降45%。热交换器上0.25mm厚的污垢或者结垢层,将降低热交换效率,增加能耗10%。下式可以用来计算一个冷却循环水系统一年的能耗成本:冷却系统吨位×吨水电耗×负载系数×每年工作时间×每度电成本=每年能耗成本例如,400冷吨×0.65kw/冷吨×0.7负载系数×250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