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法律文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民办高校法律文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民办高校法律文书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民办高校法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司法实务部门输送合格的法律应用型人才。这自然需要培养并提高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等相关方面的素养。法律文书作为一门兼具技术性与理论性的法学专业基础学科,其较高的综合性成就了该门课程作为巩固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理想选择。同时,法律文书作为一门法学与文书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对于教学的两方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均提出了较高要求。
一、民办高校法律文书教学的现状
无论实务界还是理论界,相当一部分人总认为,只要裁判结果没问题,文书质量最终如何便无关痛痒。这反映到各高校,就是许多高校的法律文书课时严重不足,授课老师配备也不到位等。如果上到学校领导下到各科任老师均是这般认识跟态度,学生通常将这门课视为儿戏也就不足奇了。对上述情况,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恐怕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除上述思想上的问题外,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使得法律文书教学进程更是举步维艰。一方面,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直接导致法律文书教学丧失了展开的基础。例如在法律文书写作过程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相当数量的学生经常犯低级语法错误,简单的事实情节亦无法准确表述。另一方面,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也十分薄弱,使得法律文书的实质内容亦无法有效展开。许多学生由于欠缺相关实体法以及程序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当其面对具体个案的时候,无法找到合适的法学知识与之匹配,往往无言以对或是胡言乱语。最后一个方面,也是最要命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的一个问题就是,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教师的教学计划及预期往往会因他们的懈怠而化作泡影。
二、原因及对策分析
1.严格管理,积极引导
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差,这是一个慢性病。这本身是长期行为的结果,亦需要较长时间方可改变一二。在这个治疗过程中,需要老师主动干预,严格要求,积极引导。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跟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除了课堂上更需在课堂外对学生进行行为上的引导思想上的影响。
2.多读勤练,夯实基础
法律文书作为整个法律活动的文字载体,作为各法律活动主体进行相关信息表达和交换的工具,作为向当时及将来社会展示特定社会法治文化的重要平台,如果普遍存在文字及语法方面的错误,不仅信息得不到准确有效的表达与传播,更为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司法权威。现在的学生就是将来的法律工作者,如果不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将来必会在实务工作中错误迭出贻笑大方。学生的文字功底差往往是因为平时少读怠练。老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堂或课外作业等方式,要求学生多多进行相关阅读及写作练习。
3.适时回顾,专业为本
如前所述,法律文书是法学与文书学、语言学等的交叉学科,它需要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法律方面的知识。法律文书其实就是运用逻辑思维解决法律问题的应用文章。法律文书的制作过程就是依法著文,以文述法的过程。这就要求法律文书的制作者必须熟知相关法律,具备相应的法学理论功底。民办高校的学生往往因各种原因,致使其在专业知识的储备及运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就需要法律文书的任课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适时带领学生去重拾他们已然忘却了的专业知识,并且正确运用这些知识来应对文书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三、结语
民办高校法律院系法律文书教学所涉的种种问题,可能远多于一般公办高校在相关方面存在的问题。归根到底,这都是民办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所致。如果我们忠于实际、认真分析、勇于发现、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够找到一条适合民办高校法律文书教学需求的路。
虽然当前还有许多人没有将法律文书置于一个正确的位置来对待并因此而给予其失当的评价,但笔者坚信随着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步步推进,法律文书的作用、功能及地位终究还是被人们正确的认识并给予其应有的评价。法律文书教学亦会随之而备受重视。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