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docx
经济师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1.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对部分农产品规定了保护价格。为了实施这种价格政策,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取消农业税
B.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配给制
C.当市场上出现农产品过剩时进行收购
D.扩大农民家电消费
答案:C
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导致市场供给过剩,此时政府需要收购过剩的农产品来维持保护价格。
2.需求曲线是通过()推导出来的。
A.价格-成本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价格-弹性曲线
D.价格-收入曲线
答案:B
解析: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对商品的需求量,由此可以推导出需求曲线。
3.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处于最低点。
A.边际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平均总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答案:B
解析: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4.完全垄断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应遵循的决策原则是()。
A.按照价格弹性进行价格歧视
B.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曲线
答案:C
解析: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都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5.在买卖双方达成协议后,协议的一方利用信息不对称,通过改变自己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这种现象称为()。
A.道德风险
B.劣币驱逐良币
C.逆向选择
D.外部不经济
答案:A
解析: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协议达成后,一方利用信息不对称改变行为损害对方利益。
6.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A.资源均衡配置
B.资源有效配置
C.产品供给过少
D.产品供给过多
答案:D
解析: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使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企业会过度生产,导致产品供给过多。
7.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GDP=C+I+G+X
B.GDP=C+I+G-M
C.GDP=C+I+G+(X-M)
D.GDP=C+I+G+(M-X)
答案:C
解析:支出法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之和,净出口为出口减进口。
8.假定边际消费倾向β是0.75,则投资乘数k应为()。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投资乘数k=1/(1-β),将β=0.75代入可得k=4。
9.如果用I表示投资、S表示储蓄、T表示税收、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是()。
A.I=S+(T-G)+(M-X)
B.I=S+T-G+M
C.I=S+(T-G)
D.I=S+(M-X)
答案:A
解析:四部门经济中,储蓄和投资的恒等关系为I=S+(T-G)+(M-X)。
10.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依据的是()理论。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
答案:C
解析: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应生产并出口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需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11.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
A.出口退税
B.关税壁垒
C.出口配额
D.非关税壁垒
答案:A
解析:出口退税可以降低出口企业成本,是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
12.公共物品的特征中,()是主要特征。
A.非排他性
B.非竞争性
C.竞争性
D.排他性
答案:B
解析: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是其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
13.公共选择理论分析的是政治场景中的个体行为及其后果,它是一种关于()的经济理论。
A.市场失灵
B.政府治理
C.政府失灵
D.利益集团
答案:C
解析:公共选择理论是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旨在揭示政府失灵的原因。
14.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是()。
A.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
B.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
C.制定绩效目标
D.写好考评报告
答案:B
解析: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
15.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是()。
A.所得税
B.流转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答案:B
解析:流转税是我国税收收入中的主体税种,如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