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行为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堂分析 一.内容选取和采样 二.flanders分析 三.S—T分析 四.转化比例.教学模式的分析 一.内容选取和采样 我们组采用的视频是物理课《汽化和液化》,通过观看视频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采样,因为行为的发生是不规律的,所以采用非定时采样。 采样结果如下: 二.flanders分析 (一):类别频度图 类别数据相对频度分布 解析:依图可知,总行为数为156个,老师的行为有106个,学生的行为有50个,教师行为频度和学生行为频度都分布较高,说明课堂互动较好,教学丰富。 (二) :互动曲线 上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行为,教师行为是1-7,学生行为是8—10;由上图可看出,曲线在1-10之间分布比较均匀,课堂交互较好。 (三):迁移矩阵 在迁移矩阵中,总行为转化次数为:167次; 教师行为向教师行为转化次数为:56次;转化率为:0.335 教师行为向学生行为转化次数为:47次;转化率为:0.281 学生行为向教师行为转化次数为:58次;转化率为:0.347 学生行为向学生行为转化次数为:6次;转化率为:0.036 由上可知,教师行为(1-7)与学生行为(8-9)转换频率较高,教师行为(1-7)之间的转换也比较多,则说明该课堂交互较多,课堂互动较好,教师上课比较丰富、生动。 (四) 信息熵 利用公式H - 计算,信息熵为: H 2.83314(bit). 三.S—T分析 S—T曲线 S—T数据记录卡 根据上图可得出 g 73 Rt Nt / N 67.6% Ch g-1 /N 49.7% Rt—Ch图 S—T图 根据上图,可知教学模式为对话型。 (满足对话型教学模式的标准条件是Ch 0.4。) 小组成员: 蔡顺旭 刘红飞 李恒中 杨福卫 杨柳 施云凤 岳家佳 杨丽香 LOGO (0—8分钟) H 5.285 bit max 四.转化比例.教学模式的分析 混合型 对话型 练 习 型 讲 授 型 (Rt 0.676,Ch 0.49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