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doc.doc

发布:2018-08-02约8.92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林业生态工程程设计 姓 名: 梁少琳 学 号: 20070753024 班 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指导教师:涂景 完成时间:2010年6月18日 云南省砚山县 回龙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规划设计 主管单位:岩山县水利局 建设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编制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编制负责人:梁少琳 目录 1 前言 1 2 回龙小流域概况 4 2.1 自然概况 4 2.1.1地理位置 2.1.2地质地貌 2.1.3水文气象 2.1.4河流泥沙 2.1.5土壤 2.1.6植被 2.2 社会经济状况 4 2.2.1行政区划与人口分布 2.2.2土地利用现状 2.2.3农业生产情况 2.2.4工、农业产值 2.3 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现状 5 2.3.1水土流失现状 2.3.2水土流失成因 2.3.2.1自然因素 2.3.2.1.1地质地貌 2.3.2.1.2岩性 2.3.2.1.3植被 2.3.2.1.4降雨 2.3.2.2人为因素 2.3.2.2.1坡耕地 2.3.2.2.2人口增长 2.3.2.2.3植被破坏 2.3.3水土流失危害 2.3.3.1地理减弱 2.3.3.2淤积水库、河道、抬高河床、降低防洪标准 2.3.3.3洪灾频繁、水质变差、人畜饮水困难 2.3.4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3. 回笼小流域林业生态工程体系总体布局 7 3.1布局原则 7 3.2 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7 3.3立地类型划分 3.3.1原则 3.3.2主导因子的确定 3.3.3立地类型划分结果 3.4林业生态工程体系布局 4 林业生态工程体系林中典型设计 4.1林设计 4.1.1树种选择 4.1.1.1 选择原则 4.1.1.2 树种选择 4.1.2整地 4.1.3密度确定 4.1.4种植点配置 4.1.5种苗选择 4.1.6栽植 4.1.7抚育管理 4.2林设计 5 经费计算 6 设计结论 1.前言 以小流域为单元,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渔各业用地,布置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使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形成综合的防治措施体系。流域是地面水和地下水天然汇集的区域,是水土流失和开发治理的基本单元。流域大小的划分是相对的,根据水利部规定,中国目前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小流域概念,是指面积小于50平方公里的流域。实践证明,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集中、连续的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成功经验。小流域治理的目的在于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小流域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有利于集中力量按照各小流域的特点逐步实施,由点到面,推动整个水土流失地区水土保持工作,使水土保持工作的综合性得以充分体现回龙小流域位于云南省砚山县中部,距县城西北3km,属珠江流域水系,流域面积19.64km2。耕地占46.2,林地占33.7,荒山荒坡占15,水域占2.7,难利用地占0.3,非生产用地占2.1。最高海拔1900米,呈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400米。地层以碎屑岩为主,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012.5mm,80以上降雨集中在5~9月11~4月为旱季。土壤侵蚀模数为2600T/km2·a,年侵蚀总量5.1064万吨,属中度侵蚀。流域内的回龙水库是砚山县城区唯一水源地,同时担负着江那坝子0.66万亩的农田灌溉任务,323国道从流域内穿过,所以必须做好流域规划工作,改善生态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1.1 地理位置 回龙小流域位于云南省砚山县中部,距县城西北3km,距州府文山35km,距省会昆明3km。海拔在1500~1900米之间,地理为东经104°17′44″,北纬23°36′50″。东与江那镇大外革村委会相邻,南与江那镇郊址村委会相邻,西与江那镇路德村委会迤勒村,西北与江那镇舍木那、铳卡两村委会相邻。交通便捷,323国道从境内穿过。2 地质地貌 回龙小流域地貌类型属侵蚀构造——浅切割中山山地地貌。地层以碎屑岩为主,出露有第四系、泥盆系、奥陶系、寒武系地层。1 第四系(Q) 主要分布在河谷、洼地、山坡、山麓等,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厚度较小。 残坡积层(Qel+dl) 分布在山坡、山麓等部位,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