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虫媒病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医学微生物学虫媒病毒;虫媒病毒 关键特征;1992年国际虫媒病毒中心登记 535种
对人类致病 虫媒病毒 128种
中国发觉 虫媒病毒 9种
其中引发流行 虫媒病毒 4种
分离到 虫媒病毒 5种; 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乙型脑炎病毒 脑炎
森林脑炎病毒 脑炎
西尼罗脑炎病毒 脑炎、肝炎
圣路易斯脑炎病毒 脑炎
登革病毒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
黄热病病毒 肝炎、出血热;
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
东方马脑炎病毒 脑炎
委内瑞拉脑炎病毒 脑炎
辛毕斯病毒 不适
基孔肯亚病毒 发烧、关节炎;中国流行 虫媒病毒;第一节 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
病毒分类: 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
病毒颗粒呈球形, 直径30~40 nm,
有包膜, 核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乙型脑炎病毒结构模式图;基因结构与功效; C基因编码C蛋白(衣壳蛋白)
C蛋白富含碱性氨基酸
在病毒 装配过程中起作用
PrM基因编码PrM蛋白(M蛋白前体)
经加工后成为成熟 M蛋白(膜蛋白)
M蛋白与C蛋白和E蛋白紧密结合
在病毒包装过程中起作用; E基因编码E蛋白(包膜蛋白)
E蛋白是镶嵌在病毒包膜上 糖蛋白
可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 决定病毒 细胞嗜性
含中和抗原表位和型特异性抗原表位
含有血凝素活性, 能凝集雏鸡、鹅和绵羊 红细胞
与其她黄病毒组员有交叉抗原性;NS基因编码7种非结构蛋白(NS)
NS1、NS2a、NS2b、NS3、NS4a、NS4b和NS5等
NS1具抗原性, 诱导细胞免疫和非中和抗体
NS3含有蛋白酶、RNA三磷酸酶、解旋酶活性
NS5含有RNA聚合酶、甲基转移酶活性; 培养特征
能在白纹伊蚊C6/36细胞、Vero细胞、BHK21细胞中增殖
引发显著 细胞病变
最易感 动物是乳鼠 ; 抵御力
对脂溶剂敏感
不耐热
56℃ 30 min、100℃ 2 min均可灭活
对化学消毒剂敏感, 多个消毒剂可灭活 ;二、流行病学特征;传染源
关键是带毒 猪、牛、马、驴、羊等家畜和鸟类
幼猪含有高 感染率和高滴度 病毒血症, 是最 关键 传染源和中间宿主
病人 病毒血症短暂, 且血中病毒滴度不高, 故
病人不是关键 传染源
蝙蝠亦可能为乙脑病毒 传染源 ;传输媒介
关键传输媒介是三节吻库蚊
感染 蚊子可带毒越冬并可经卵传代, 所以蚊子不仅是传输媒介又是关键 储存宿主 ;流行特征
关键在亚洲 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域流行
中国是乙脑 关键流行区, 除青海、新疆及
西藏外都有乙脑流行
流行季节与蚊子密度 高峰期一致 , 以夏、
秋季流行为主
易感人群关键是10岁以下 儿童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过程;致病机制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病毒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一些细胞因子, 使血-
脑屏障通透性增加, 易于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细胞因子释放增加:
病毒感染刺激免疫细胞释放TNF-α、IL、IFN等炎
症细胞因子, 引发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
免疫复合物介导 免疫损伤 ;
高热
猛烈头痛、频繁呕吐、颈项强直
昏迷
中枢性呼吸衰竭
脑疝
病死率: 10%~40%
后遗症: 5%~20%, 表现为痴呆、失语、瘫痪;免疫性
感染后免疫牢靠而持久
体液免疫起关键作用
IgM中和抗体: 感染后1周产生, 2周达高峰
IgG中和抗体: 维持数年
血凝抑制抗体: 感染后第5天出现, 2周达高
峰, 维持1年以上
特异性细胞免疫可阻止病毒侵入脑组织;三、微生物学检验法; 1.病毒 分离培养与判定
可用C6/36细胞分离培养病毒
亦可用乳鼠脑内接种法分离培养病毒
病毒 判定可采取细胞病变观察、红
细胞吸附试验或免疫学试验等
2.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 ;3.血清学检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