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 第4版 教学课件 刘瑞新 第8章.ppt

发布:2019-04-12约1.6万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32把上题中1)~6)的每个用户所授予的权力予以撤消。 答: 1)REVOKE SELECT ON 职工,部门 FROM 王明; 2)REVOKE INSERT, DELETE ON职工,部门 FROM 李勇; 3)REVOKE SELECT, UPDATE(工资) ON职工 FROM 刘星 4)REVOKE ALTER TABLE FROM 张新 5)REVOKE ALL PRIVILIGES ON职工,部门 FROM 周平 6)REVOKE SELECT ON 部门工资统计 TO 杨兰; 8.33答: CREATE TABLE职工(职工号 CHAR(5) PRIMARY KEY, 姓名 CHAR(8) NOT NULL, 年龄 SMALLINT, 职务 CHAR(10), 工资 DECIMAL(7,2), 部门号CHAR(5), CONSTRAINT C1 CHECK(年龄 60), CONSTRAINT C2 FOREIGN KEY(部门号) REFERENCES 部门(部门号)); CREATE TABLE部门(部门号 CHAR(5) PRIMARY KEY, 名称CHAR(16), 经理名CHAR(8), 电话CHAR(8), CONSTRAINT C3 FOREIGN KEY(经理名) REFERENCES 职工(姓名)); 8.34答案 D 8.35答案 C 8.36答案 C 8.37答案 B 8.38答案 A 8.39答案 D 8.40答案 D 8.41答案 B 8.42答案 C 8.43答案 D 8.44答案 C 8.45答案 A 8.46答案 C 8.47答案 D 8.48答案 D 8.49答案 A 8.50答案 D 8.51答案 C 8.52答案 C 8.53答案 D 8.3 数据库并发控制 控制数据库,防止多用户并发使用数据库时造成数据错误和程序运行错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8.3.1 事务及并发控制的基本概念 1. 事务的概念 事务是用户定义的一个数据库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在SQL语言中,定义事务的语句有三条: BEGIN TRANSACTION; COMMIT; ROLLBACK; 2. 事务并发操作可能产生的数据不一致问题 T1 T2 T1 T2 T1 T2 1) 读A=20 ? ? ? 1) 读A=50 读B=100 求和=150 ? ? ? 1) 读C=100 C←C*2 写回C ? ? ? 2) 读A=20 3) A←A-1 写回A=19 ? ? ? 2) ? ? 读B=100 B←B*2 写回B=200 2) ? ? 读C=200 4) A←A-1 写回A=19 (A少减一次) 3) 读A=50 读B=200 和=250 (验算不对) ? 3) ROLLBACK C恢复100 (错误的C值已读出) (a)丢失数据 (b)不可重复读 (c)读“脏”数据 8.3.2 封锁及封锁协议 封锁是使事务对它要操作的数据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封锁具有3个环节: 申请加锁,事务在操作前要对它将使用的数据提出加锁请求; 获得锁,当条件成熟时,系统允许事务对数据加锁,从而事务获得数据的控制权; 释放锁,完成操作后事务放弃数据的控制权。 1. 锁的类型 (1) 排它锁(Exclusive Locks,简称X锁)。 称为独占锁或写锁。一旦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排它锁(X锁),则只允许T读取和修改A,其他任何事务既不能读取和修改A,也不能再对A加任何类型的锁,直到T释放A上的锁为止。 (2) 共享锁(Share Locks,简称S锁)。 又称读锁。如果事务T对数据对象A加上共享锁(S锁),其他事务只能再对A加S锁,不能加X锁,直到事务T释放A上的S锁为止。 2. 封锁协议 (1) 一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修改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 (2) 二级封锁协议:事务T对要修改数据必须先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X锁;对要读取的数据必须先加S锁,读完后即可释放S锁。 (3) 三级封锁协议:事务T在读取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S锁,在要修改数据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后才释放所有锁。 T1 T2 T1 T2 T1 T2 1) Xlock A 获得 ?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