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鸭的养殖技术2.pdf

发布:2024-07-27约9.0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鸭的养殖技术2

养鸭技术增加蛋鸭饲料利用率的方法

饲料费的支出约占蛋鸭饲养生产成本的50%-60%,提高饲料用率是降低养鸭

生产成本,提高养鸭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笔者针对目前农户饲养蛋鸭

生产中饲料利用率低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措施供参考。

一、改进饲养方法

目前,农村不少养鸭户还采用白天放牧,晚上加喂稻谷的传统落后方法。采

用这种方法,全年平均耗用的粮食数量较圈养耗用的配合饲料数量要大,且费工、

费时。因此,最好改常年放牧加稻谷的传统方法为常年使用配合饲料圈养的方法,

或者改食源充足季节放牧加配合饲料而平时则全面使用配合饲料圈养,半圈半牧

结合的方法。实践证明,常年实行配合饲料圈养,每只鸭全年仅耗用配合饲料

50公斤左右,比常年放牧饲养节约稻谷10公斤左右,同时年平均产蛋率可提高

30%左右,且省工、省时。

二、科学调配和使用配合饲料

蛋鸭由放牧改圈养后,关键性技术就是按蛋鸭的饲养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调

配日粮。根据近年来广大养鸭户的实践和经验,在气温正常(13℃-25℃)的情

况下,产蛋率高于80%以上,其营养标准要求代谢11.55兆焦/公斤,粗蛋白17%,

蛋能比14.8克/兆焦,钙3.5%,磷0.6%;产蛋率65%-80%,要求代谢11.55兆焦

/公斤,粗蛋白16%,蛋能比13.8克/兆焦,钙3.25%,磷0.6%;当气温高于正常

气温时,在保持每公斤饲料代谢能不变的情况下,可适当将粗蛋白水平提1%-2%;

反之,则每公斤饲料代谢能提高0.21-0.42兆焦/公斤,粗蛋白降低0.5%-1%。养

鸭户在配制日粮时,可参照上述标准,并注意动物蛋白饲料(如鱼粉、蚕蛹、肉

骨粉等)占日粮比例应为3%-6%,植物蛋白饲料(如豆饼、棉籽饼、菜籽饼、花

生饼等)占日粮比例为10%-20%,矿物质饲料(如骨粉、贝壳粉等)占日粮比例

4%-8%,能量饲料(如玉米、稻谷等)占日粮比例60%-70%,另外再补充微量元

素、必需氨基酸、维生素、抗菌素等添加剂,即可组成全价配合日粮,以适应各

种不同产蛋率蛋鸭的营养需要。

三、正确合理地使用饲料添加剂

在蛋鸭日粮中适当添加部分营养性添加剂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主要是完善饲

料的全价性,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蛋鸭生长发育,改善蛋的品质,提高产

蛋率、孵化率和繁殖力,多方面达到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

添加剂的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资料证实,在50公斤常

规蛋鸭日粮中添加80克蛋氨酸和50克赖氨酸,鱼粉的使用量可从原来4公斤左

右降到2公斤左右,而产蛋量、蛋重等均不会受影响。维生素添加剂完全可以代

替青饲料的营养功能,不仅可以起到补充维生素的作用,同时还能节省大量青饲

料,减轻养鸭户的劳动强度,降低养鸭生产成本。添加矿物质也可起到提高产蛋

率和节约饲料的作用。

四、注意饲喂方式

产蛋鸭的饲料按剂型可分为粉料、颗粒料和未经粉碎加工的粒料(一般指稻

谷、玉米等)。对饲料剂型的选择,各农户可根据当地商品饲料的实际情况和自

己的加工能力酌情考虑,饲喂方式也可灵活掌握,但无论是采用颗粒料、湿粉料

或干粉料喂鸭,均应采取少给勤添,一次加料不宜过多,每次加料以吃完为原则,

同时还要注意每次加料量不要超过料槽或料盆深度的1/3,以免鸭群将饲料抖落

槽外。此外,饲喂蛋鸭的料槽一般应以尖底、肚大、口小、长度以每只鸭均能占

据一个采食位置,宽度以鸭群不能自由进出料槽且采食方便为好,料槽的放置高

度一般以高出鸭1.5-2厘米为宜。

冬季蛋鸭科学管理八要

冬季蛋鸭科学管理一要确保适宜的鸭场环境蛋鸭生产期间最适宜的温度是

15~22℃,最低不应低于5℃。因此,冬季鸭舍保温防寒极其重要。入冬前,鸭

舍的西、北两侧可砌防护墙遮风增温,鸭舍的门前可采取透明塑料布拱棚增温,

夜间和气温低时,再在鸭舍和拱棚上加盖草帘保温。同时在鸭舍的活动场地和舍

内铺些干燥的稻壳、稻糠或锯末、碎麦秆等,每周更换2~3次。适当提高蛋鸭

夜宿密度,每平方米8~10只。鸭舍不但要达到适宜的温度,还要保持清洁卫生。

鸭舍要用砖瓦水泥结构,并留有通风门窗,利用温暖天气不定期换气。

冬季蛋鸭科学管理二要增加必要的热能饲料

冬季蛋鸭对能量要求较高,因此要适当增加玉米、稻谷、糠麸、豆饼等能量饲料

的比例,并且要注意增加鲜白菜、胡萝卜等青绿饲料。更换饲料要逐步进行,每

天喂食3~4次,根据情况夜间可再喂1次,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