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Nature探寻NLRP3炎症小体激活之谜 .pdf

发布:2024-11-22约3.2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Nature探寻NLRP3炎症⼩体激活之谜

炎症(inflammation)是机体对病原微⽣物感染和组织损伤⼀种快速⽽协调的反应。这些刺激导致免疫细胞向感染和损伤部位

迁移。对于许多⼈来说,炎症被认为是⼀种不良的机体反应,因为它可以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免疫功能障碍,组织损伤,败

⾎症,器官衰竭,甚⾄死亡。然⽽,炎症是⼀个关键的先天免疫过程,它试图控制感染,激活适应性免疫,修复受损组织,

并恢复到保持机体的稳态。

炎症⼩体(inflammasome)是炎症反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多个蛋⽩组合⽽成的复合物,以caspase-1依耐性⽅式激活促炎

细胞因⼦,包括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诱导炎性细胞死亡。NLRP3炎性⼩体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它可以由许多不同的刺

激触发,⽐如nigericin(⼀种链霉菌的抗⽣素)或受损细胞释放的ATP。不受控制的NLRP3刺激可导致感染、⾃⾝免疫性疾

病、神经退⾏性疾病、代谢紊乱和许多其他⼈类疾病。考虑到这些刺激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前缺乏NLRP3直

接与任何这些分⼦相互作⽤的证据,NLRP3被激活的机制仍然是⼀个未知之谜。2018年底,美国德克萨斯⼤学西南医学中⼼

的陈志坚课题组在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tdIns4Pondispersedtrans-GolginetworkmediatesNLRP3inflammasome

activation的重”量级⽂章,剥开了NLRP3炎症⼩体是如何识别⼤量多样性的激动剂,从⽽使机体对外界病原体⼊侵和组织创

伤等做出反应的。该⽂发现了⼀种不同NLRP3刺激下游共同的细胞信号机制:⾼尔基体反⾯⽹络结构(TGN,trans-Golgi

network)分解成各种分散的结构,即形成分散的⾼尔基体反⾯⽹络结构(dTNG,dispersedTGN)。然后NLRP3上的⼀个多

碱性区域与dTGN上带负电荷的PtdIns4P相互作⽤,将NLRP3招募到dTGN上。dTGN上的NLRP3形成多个点状结构,诱导

适配体蛋⽩(ASC)聚合,从⽽激活下游信号级联,下⾯我们就来⼀起深⼊了解下这篇⽂章精彩之处。

1

⼀种巧妙体外检测NLRP3活性的⽅法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个巧妙的实验设计能够简单明了的证明复杂的分⼦⾏为过程。本⽂中研究者建⽴了⼀种专门检测

NLRP3的活化⽣化检测⽅法,⼀种上游稳定表达NLRP3(293NLRP3)或下游特异表达ASC和caspase-1(293ASC-casp1)的

HEK-293T细胞株。将受刺激处理后的293NLRP3(activator)细胞中提取的提取物与下游293ASC-caspase-1(receptor)细

胞混合,共同孵育后,检测NLRP3依耐性的caspase-1的裂解。通过体外实验,我们确定了NLRP3活性所在的亚细胞部分。

HEK-293T细胞的提取物采⽤差速离⼼法分离将NLRP3-GFP细分为P5(重膜),P100(轻膜)和S100(胞质)三种组分,⽤

NLRP3活性测定法测定其含量。虽然NLRP3蛋⽩主要存在于S100(胞质)中,然⽽NLRP3活性仅在P100(轻膜)和P5(重膜)中

被检测到(图1),表明只有⼀⼩部分NLRP3在受到刺激后变得活跃。这说明原本主要存在细胞质基质内的NLRP3在激动剂

(nigericin,Nig)处理后被招募到囊泡状结构上形成聚合物。

图1.NLRP3刺激后形成多点分布

2

NLRP3在dTGN上聚集形成聚合物

免疫荧光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NLRP3-GFP在胞质中散在分布,但经刺激物处理后形成多个⼩斑点,这些斑点与ASC

存在时形成的单个⼤斑点不同,这表明NLRP3⾸先聚集成多个⼩斑点,然后与ASC合并成⼀个⼤斑点。NLRP3的富集表

明,这些斑点在粗细胞提取物中⽐NLRP3具有更⾼的⽐活性,表明这些斑点是NLRP3的活性形式,并且NLRP3⼩点形成于

囊泡状结构亚细胞器的外部。为了了解这些⼩泡的起源,研究者检测了稳定表达NLRP3-GFP的HeLa细胞中的各种亚细胞细

胞器。在刺激的条件下,TGN的反式⾯从单个核周簇分裂成⼩泡,NLRP3在⼩泡上形成斑点。

图2.NLRP3在dTGN上聚集

3

NLRP3通过其多碱性区域被招募到dTGN

dTGN的形成早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