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战争与东西方文明.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次战争与东西方文明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谭椿柳摘要:希波战争是古代东西方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冲突,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一个使得东西方文明出现大规模交融的希腊化时代,而十字军对东方的侵略则反映了宗教文明之间的冲突。表面看来,这是西方征服东方的一个结果,但这仅是军事上的,在文明层面上,东西方的文明可谓是水乳交融,互映生辉。关键词:战争、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人类文明交往的方式主要有暴力冲突与和平交往两种方式:暴力冲突主要指战争,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带血的政治。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压迫,但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碰撞——希波战争。希波战争中希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这是民主政治对专制主义的胜利,也是发达的希腊城邦制度工商业文明对波斯专制性落后的农牧业文明的胜利。这场战争是东方与西方,专制与自由,伊朗拜火教与希腊自由而多样化的多神信仰的竞争。战后的希腊城邦出现全面繁荣,希腊文明进入高峰时期。而希腊文明的兴盛,又为日后近现代西方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侵失败的波斯继续发展,希波战争波斯虽然战败,对整个帝国说来仍只是局部的边境事件,希腊人还无力越过小亚细亚进入东方,因此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其所继承的古代东方文明传统,后经安息、萨珊波斯和伊斯兰文明而得以延续。这样,世界历史自希波战争开始,便逐渐形成了东西方文明并立共存的局面,影响力及至当今。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再次碰撞:希腊化时代的开始──亚历山大东征。如果说有人天生就是征服者,那这个人就是亚历山大,他实现了“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的雄心,践行了开疆拓土的抱负。使自己成为史学家眼中“世界秩序和世界统治权”的象征。亚历山大的东征,给亚非带来灾难和破坏,但也促进了新文化(罗马文化)的形成与交流。在古代,由于自然的、社会历史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当时人类文明的主体在欧亚大陆和北非,以山河为界,大海为限又形成了许多各自相对独立的文明:东亚文明、印度文明、中东文明、希腊文明。由于农业性和定居性的局限,文明发展缓慢、僵化,甚至停滞。而亚历山大东征,短时间内把外强中干的波斯帝国从地图上抹去,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东方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数学、天文学知识也传入西方。同时也催生了新的文明:罗马文化。刀锋与烈火毁灭不了真正的文明,世界上没有一个文明被征服者彻底毁灭。被征服的文明遭受打击,垂死的文明被粉碎,却也促使了文明的新陈代谢,当被征服的文明举起反抗的大旗时,文明也就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了。古代东西方文明宗教的冲突——十字军东征。这场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争一方面开阔了西欧人的眼界和心胸,使他们看到和踏足到了他们所不了解的世界;另一方面使这些当年蛮族的后代,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罗马与古希腊的文化。这就是后来西欧文艺复兴的缘起,复兴什么?就是复兴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当时落后的西欧人民接触和吸收了较发达的东罗马帝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现在英文中的零、风险等词汇就是从阿拉伯文字演变过来的。十字军东征让世界文明开始加速融合,亚洲和非洲成为相互联系的通道。十字军东征作为西欧国家共同的对外宗教战争,增强了西欧世界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而罗马教皇身为东征的倡导者和主要组织者,在当时大大提高了自己在道德和精神上的感召力及其一统的权威,基督教会的权势因此达到了鼎盛。“基督教会通过宗教信仰,通过它的宗教组织系统把当时那个分崩离析的西欧联结在一起,这种状况在客观上促进了当时西欧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速了欧洲文化的认同过程,为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就是有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十字军东征等战争,欧洲和亚非洲在战争中冲突,冲突中交流,东西方文明才有机会交流融合。战争,火与血的交织,但却推动了人民文明的前进。战争,算是野蛮粗鲁的行为,但却造就了人民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永不停息的战争史。附录:文献清单:1、亨利·皮朗著,王晋新译,《穆罕默德与查理曼》,上海三联书店,20112、萨缪尔·亨延顿,《文明的冲突》,《外交》,19933、富勒著,钮先钟译,《西洋世界军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迈克·伍德著,顾淑馨译,《亚历山大东征传奇》,东方出版社,20045、沈敏华,《十字军东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6、(法)Georges Tate著,吴岳添译,《十字军东征——以耶路撒冷之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7、沈之兴,《西方文化史》第三版,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摘录:1、日耳曼人入侵,既没有摧毁古代世界地中海的统一性,也没有摧毁那些或许可被视为是罗马文化各种真实的基本特征,因为在公元5世纪时,这些特征依旧还存留着,只是当时西方却已不再有一个帝国皇帝存在了。导致古典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