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讲-有机反应类型的特点及判断(练习).docx
PAGE
PAGE1
第73讲-有机反应类型的特点及判断
1.(2024年全国新课标卷2题)一种点击化学方法合成聚硫酸酯(W)的路线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酚A是苯酚的同系物,可与甲醛发生聚合反应B.催化聚合也可生成W
C.生成W的反应③为缩聚反应,同时生成D.在碱性条件下,W比聚苯乙烯更难降解
2.(2024年吉林卷7题)如下图所示的自催化反应,Y作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Y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不溶于水
C.Z中碳原子均采用杂化 D.随增大,该反应速率不断增大
3.(2024年山东卷8题)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魏萜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与溶液反应
B.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2种
C.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可生成高聚物
D.与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
4.(2024年浙江卷9题)有机物A经元素分析仪测得只含碳、氢、氧3种元素,红外光谱显示A分子中没有醚键,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A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与溶液反应生成
C.能与反应生成丙酮 D.能与反应生成
5.(2024年北京卷11题)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实现“碳中和”。利用为原料可以合成新型可降解高分子P,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反应①中无其他产物生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X的化学计量比为B.P完全水解得到的产物的分子式和Y的分子式相同
C.P可以利用碳碳双键进一步交联形成网状结构D.Y通过碳碳双键的加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难以降解
6.(2024年浙江卷12题)丙烯可发生如下转化(反应条件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物M有2种且互为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B.可提高Y→Z转化的反应速率
C.Y→Z过程中,a处碳氧键比b处更易断裂D.Y→P是缩聚反应,该工艺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
7.(2023年新课标卷30题节选)莫西赛利(化合物K)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可改善脑梗塞或脑出血后遗症等症状。以下为其合成路线之一。
(4)E与F反应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
8.(2023年山东卷19题节选)根据杀虫剂氟铃脲(G)的两条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Ⅰ.R1NH2+OCNR2→
Ⅱ.
路线一:
路线二:
(2)H中有种化学环境的氢,①~④属于加成反应的是(填序号);J中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有种。
9.(2023年全国乙卷36题节选)奥培米芬(化合物J)是一种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下是一种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己简化)。
已知:
(6)由I生成J的反应类型是。
10.(2023年河北卷12题节选)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DHT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高性能有机颜料及光敏聚合物;作为钠离子电池的正、负电极材料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利用生物质资源合成DHTA的路线如下:
已知:→2)H
(1)A→B的反应类型为
11.(2021年浙江6月卷7题)关于有机反应类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加成反应)
B.(消去反应)
C.(还原反应)
D.CH3COOH+CH3CH2OHeq\o(,\s\up7(浓H2SO4),\s\do7(加热))CH3COOCH2CH3+H2O(取代反应)
12.(2021年河北卷12题)番木鳖酸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菌活性,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mol该物质与足量饱和NaHCO3溶液反应,可放出22.4L(标准状况)CO2
B.一定量的该物质分别与足量Na、NaOH反应,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5:1
C.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该物质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13.(2021年辽宁卷6题)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某“小分子胶水”(结构如图)能助力自噬细胞“吞没”致病蛋白。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
B.该分子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氢键
C.该物质最多能与反应
D.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
14.(2021年福建卷2题)豆甾醇是中药半夏中含有的一种天然物质,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豆甾醇,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含有平面环状结构
C.可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D.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5.(2022年广东卷21题节选)基于生物质资源开发常见的化工原料,是绿色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化合物I为原料,可合成丙烯酸V、丙醇VII等化工产品,进而可制备聚丙烯酸丙酯类高分子材料。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