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1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途径、危害.ppt

发布:2016-08-13约4.45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室内空气品质(IAQ) 第一节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途径、危害 第二节 室内空气品质对人的影响及评价、标准 第三节 民用建筑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 似 是 常 识 为实现建筑节能,应尽量减少建筑的新风量或通风换气的次数! 周围虽然常有吸烟人,但只要本人不抽烟就行。 做饭的家庭主妇和厨师,可以畅享人间烟火! 换店主新装后的餐馆重张酬宾,正好前去大饱口福! 在挤满人的大减价商店里,沉浸在购物乐趣中! 房间有刺激性异味,用空气清新剂就能根本解决问题。 象筛子一样,只要新风过滤器足够细密,就能把室外空气的悬浮颗粒完全过滤掉。 在装修完的新办公楼,入住者有些病症,离开后又基本消失或感觉明显减轻了,应属于个人的“水土不服” 第一节 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和途径、危害 一、讲求室内空气环境的重要性: 1、室内空气环境是人类直接接触最多、相互间关系最密切的一种环境。 — 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为70~80%(甚至于90%)在室内或类似于室内的交通工具内; — 每人每天平均要吸入10 ~12立方米的空气,而且必须要有新鲜空气; 2、室内空气污染往往比室外的大气污染的危害更为严重,已成为国际社会极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 — SBS(病态建筑综合症) — BRI(建筑相关疾病) — MCS(多种化学污染物过敏症) 3、生活现代化的同时,室内污染物的来源扩大、种类增多(三百余种),而且不易扩散。 — 室外空气污染(燃烧、尾气、沙尘……); — 建筑和装修装饰的化工材料; — 大量消费的各类日用化学品(洗涤剂、杀虫剂、化妆品等等); — 建筑为节能而加强密闭性、减少新风; — 人为活动(如吸烟、室内烹饪); — 人体新陈代谢。 4、传统理论、观念、技术措施的缺陷和忽视 百余年来主要致力于热湿环境的研究,偏向于热舒适性、多考虑短期感受、倚重物理学方法不全面、完善,控制技术存在缺陷。 室内污染物是多因素、低密度、多渠道、长期、慢性地作用在人体上。而一般的自净器、清新剂等对这些污染无能为力。人们的认识还限于其中一小部分。 过去解决的手段就是靠新风量,而很少想到“质”。 消除或控制室内污染方法的有效性和经济性,往往很难充分实现。 二、室内空气污染源的一般途径 按其形成的原因和进入室内的途径,一般分为: 1、室外来源 (1)大气中的污染物(SO2、NOX、H2S、烟雾…); (2)房屋基地中或建材中的挥发性、飘逸性有害物。(北方冬季施工加的防冻剂所渗出的氨、镭及其蜕变物氡-Rn、); (3)人为带入室内:主要有大气颗粒物和工作环境中的苯、铅、石棉等; (4)生活用水污染:致病菌或化学污染物通过沐浴器、空气加湿器、空调机等,以水雾形式喷入室内空气; (5)相邻房间污染:从排烟道进入室内的有害物或熏蒸杀虫剂,主要有CO、磷化氢等。 我国部分城市室内氡浓度水平 某些地区土壤中含镭较高,称为高本底地区。氡及其子体可能从地缝、墙缝等缝隙处进入室内; 采用高本底地区的土、矿石、石料制成建筑材料,建筑物内的氡浓度会升高; 取氡浓度高的地下水,淋浴、洗涤会导致室内氡浓度上升; 含较高浓度氡的空气随通风系统进入室内污染空气。 2、室内来源 (1)室内燃烧或加热: ? 燃料的燃烧、食用油和食物的加热后产物~油烟; (2)建材和装饰材料的释放: 油漆、涂料、胶合板、泡沫填料等含VOC (3)人员活动:代谢废弃物、飞沫、吸烟、日化产品 烟气中至少含3800种成分,其中不少于44种致癌物。 (4)生物性污染 温度适宜、湿度大、通风差~尘螨、真菌等生物性变态反应源的良好孳生环境; (5)办公设备和家电的电磁波、静电干扰和散发的有害气体、噪声; (6)不良的暖通空调设备和系统:表冷器和接水盘。 室内人员形成的主要空气污染 (1)CO2(最多) “风向标”—片面 包括有机燃料的燃烧过程、人和动植物的新陈代谢。 (2)CO 低密度下便有毒性,且个人的敏感有差异。 室内外空气皆有。须注意不完全燃烧的意外中毒和点燃香烟的一、二次烟气及不合格的燃烧设备。 (3)烟草的烟气 主动和被动吸烟;讨厌的气味和刺激 (4)气味 嗅觉的灵敏性~下水道异味 实际上,人们往往根据室内气味的强烈程度来评价室内空气质量。 三、室内空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 空气污染:因室内引入能释放有害物质的污染源或室内环境通风不佳,导致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在数量和种类上不断增加,并引起人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 污染物主要包括固体颗粒物、有害气体和微生物。也可将其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 仅进入人类环境的化学污染物就约有九万六千种之多,问题日趋严重化。它们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了直接或间接有害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