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word可编辑).doc

发布:2023-11-14约1.8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word可编辑) 文献报告 罗立 2010-11-22 一、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艾士卡法或重量法) 1、原理 煤与艾士卡混合试剂(轻质氧化镁和无水碳酸钠以质量比2?1的混合物)混匀,在高温、通风条件下缓慢燃烧,使煤中各种形态的硫通过氧化,固定并转化成可溶性硫酸盐(硫酸镁、硫酸钠)。可溶性硫酸盐中的硫酸根离子以钡离子沉淀成硫酸钡。通过灼烧后测定硫酸钡质量,计算煤中全硫或三氧化硫含量。其反应 式主要有: 煤的氧化反应? 硫与艾士卡试剂反应: 硫酸盐的分解反应: 2、试剂和材料 ( 1 )艾士卡试剂:以2 份质量的化学纯轻质氧化镁与1 份质量的化学纯无水碳酸钠混匀并研细至粒度小于0.2mm后,保存在密闭容器中。 ( 2 )盐酸(GB/T622)溶液:(l+l)水溶液。 ( 3 )氯化钡(GB/T52)溶液:100 g/L。 ( 4 )甲基红溶液:2g/L。 ( 5 )硝酸银(GB/T670)溶液:10g/L,加入几滴硝酸,贮于深色瓶中。 ( 6 )瓷坩锅:容量30mL。 3、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基煤样1g(精确至0.0002g)和2g艾士卡试剂放入30ml瓷坩埚内,用玻璃棒仔细混匀,再加1g艾士卡试剂覆盖在混合物上面。将坩埚移入高温炉中,在1.5,2h内从室温逐渐升温至800,85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1.5h。将坩埚取出放冷,用玻璃棒将坩埚内的灼烧物仔细捣松(如发现有未烧尽的煤粒,应在800,850?下继续灼烧30min),然后将烧结物转到400ml烧杯中,用热水仔细冲洗坩埚内壁,再加100,150ml沸水(如此时尚有黑色煤粒漂浮在液面上,本次测定作废)。用中速滤纸过滤,热水冲洗烧杯3次,然后将残渣移入滤纸中,用热水洗涤残渣10次左右,滤液总体积约为250,300ml。 向滤液中加2滴甲基红(2g/L)指示剂,以盐酸(1+1)中和至红色再过量2ml。将溶液加热至沸,在不断搅拌下滴加氯化钡溶液(100g/L)10ml,继续煮沸5min。 将溶液静置4h或过虑,再用慢速定量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沉淀至无氯离子为止。 将带沉淀的滤纸移入已恒量的瓷坩埚中进行灰化,然后在800,850?的高温炉中灼烧30min,取出冷却,称量硫酸钡质量。 试剂空白试验:每配制一批艾士卡试剂,应在相同条件下(只加试剂,不加煤样)做三只试剂空白试验。取硫酸钡质量的极差不超过0.0010g的三次结果的平均值作为空白值。 煤中空气干燥基全硫的质量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m———煤样质量,g; 0.1374———硫酸钡换算成全硫的系数; 二、 钙基固硫剂固硫的影响因素 魏宁,赵波《钙基固硫剂固硫效果的影响因素初探》,煤质技术,2007年7月第4期 1、Ca/S比的影响 在低Ca/S比情况下,SO和CaO表面结合,使硫酸盐可能局部堆积而堵塞固2 硫剂的孔口,而使得Cao的固硫率低;增大Ca/S比,由于Ca的浓度几倍于S,大大增加了CaO的反应表面,从而减少了硫酸盐在CaO表面的堆积影响,使得固硫率升高。尽管增大Ca/S比,可以提高固硫率,但实际上并未提高固硫剂的利用率,而且造成废渣量显著增加。 该文献中固硫率随Ca/S比增加而提高。在Ca/S小于3时,固硫率增加的幅度较大;当Ca/S大于3时,固硫率增加幅度减小,基本趋于稳定。 2、固硫剂的粒度的影响 当固硫剂的粒度减小时,其比表面积相应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外扩散阻力,提高反应速率,使Ca的利用率增大。但靠减小粒径来提高固硫率,会造成能耗增加,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粒径。 3、添加剂对固硫作用的影响 向固硫剂中加入添加剂可明显改善固硫性能。将2%的NaCO仇作为添加的23助剂,经预活化处理后,可明显提高固硫剂的利用率。这是由于NaCO。的加入23促使CaO晶格重排,形成有利于固硫的孔分布及孔径尺寸。同时,NaCO本身也23具有一定的固硫作用(如生成NaS0、NaSO)。 2423 另外,Mg、K、Zn添加剂会对钙基化合物的固硫效果产生影响。添加这些添加剂改变了煤样燃烧特性,主要表现是SO释放比较均匀,不是集中在短时间内2 大量排放。以上说明了添加剂抑制了硫化合物的分解,从而使煤样在燃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小于固硫产物完全分解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固硫剂的固硫效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