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伙人制度.pdf
企业合伙人制度
如何让员工与企业上下一条心?如何让员工不断进取
为公司卖命?这些问题是企业所有管理者都关心的问题。针
对这些问题近几年来,合伙人制度也越来越受管理者青睐。
何为企业合伙人制度?
现如今的企业管理越来越关注合伙人制度,有的企业坚
信其制度的管理能带来的“宏利”;那么什么叫合伙人制度
呢?合伙人在法学中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其
资产进行合伙投资,参与合伙经营,依协议享受权利,承担
义务,并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或有限)责任的自然人或法人。
合伙人应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实际立法中,各
国对于合伙人向合伙企业投资、合伙经营方面的要求,是大
体相同的,而对于合伙人的自然身份、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
担责任的形式,以及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定,则由于法系的不
同和习惯上的差异而有所区别。在对合伙人的身份方面,多
数国家规定合伙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即允许法人
参与合伙;少数国家或地区则禁止法人参与合伙。在对合伙
人的行为能力方面,所有国家都禁止无行为能力人参与合伙,
但对限制行为能力人参与合伙的问题,则有的国家予以允许,
有的予以限制或禁止。合伙人公司是指至少两个以上的合伙
人拥有公司并分享公司利润的企业,合伙人为公司所有者或
股东。合伙人制度有何特点?
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合伙人和股东的利益往往都
是一致的,损害股东的利益实质就是在损害自己的利益。而
在员工持股方面,合伙人制度根据长期利益捆绑和短期激励
各自的不同目的,主要分为持有公司股份和持有项目股份两
个方面,就是我们所谓的持股计划和项目跟投。那么随着这
一概念所衍生出来的主要特点是:合伙人享有企业经营所得
并对经营亏损共同承担责任;可以由所有合伙人共同参与经
营,也可以由部分合伙人经营,其他合伙人仅出资并自负盈
亏;合伙人的组成规模可大可小。传统分利模式VS合伙制
度
企业的传统利益分配模式中,股东、管理层、员工之间
的关系是自上而下的指令关系和分配关系。企业的管理决策
从上向下传达,但被动接受指令的下级会因为个人本身的理
解能力,个人利益和主管动力等原因导致执行力度层层递减,
最终导致经营效率的损失。同时,企业经营成果的分配完全
由上级决定,并通过固定薪酬、绩效考核等一系列手段进行
绩效评价和发放,这样的形态下员工完全是属于被动的状态。
如何实施好合伙人制度?一、合伙人制度的核心:合伙
文化很多管理者认为做好合伙人制度就完事儿了,其实
不然,合伙人文化才是合伙人制度的内核。举个例子:
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制度,在最近这三年几乎把万科的文化都
给颠覆了,原来是精英主义的万科公司,现在就是一家去精
英主义的企业。万科的合伙人文化就是:信任文化+协同文
化+去金字塔化二、事半功倍的法宝:投资规则实质就
是谁能投、投多少,不同的企业跟投规则都会不太一样,但
是实施好跟投规则,员工就会从原来接受任务演变成为积极
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好的跟投规则还会让员工的跨部门
跨公司沟通变得无比顺畅,从中也不会扯皮忽悠,大家共同
寻找最优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就是跟投做好了之后,人人
都将会变成企业的“营销人员”,因为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
是公司/项目的主人,所以自然会做好所有工作。三、合伙
人奶酪的切割:接受阵痛任何变革都会带来伤痛,合伙
人制度也不例外,合伙人制度在推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
少的阻力和困难,因为这项制度动了一部分人的蛋糕。但是
大家都知道,往往某项变革让别人痛了,才说明变革有了效
果,所以不必担心,接受阵痛,没有谁的奶酪是不能被动
的,一些变革动了某些人的奶酪,,说明变革真的落到了实
处。四、合伙人制度的与时俱进:沿着万科事业合伙人
的思想,万科的大BOSS郁亮提出“事业合伙人或者版
本”,比如未来能否将合伙人制度跟投扩大化,将产业链上
下游也变成合作伙伴。这相当于除了企业的员工,将产业链
的利益相关者也发展为事业合伙人,从一家公司出发,作为
平台进行内部创新,创新最终结局是重构一个生态体系案例
分析:万科采取合伙人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公司经营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