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植物基因工程课件第四部分 4-2 目的基因的获得.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部分 目的基因的获得
-目的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其方法
第四章 目的基因的获得
二.根据mRNA的特异性分离目的基因
(一)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 PCR
(DDRT PCR)
2
差式显示的基本策略是通过反转录与PCR扩增
mRNA 中特定的一小部分,用DNA序列分析胶(6 %-8
%)同步分离显示扩增产物以进行比较。
首先要以5’ -T (n )MN—3‘ (3’ 固定引物.3’anchored
Primer ,其中n =10一20 ,M =dA /dC /dG ,N =dA /dC/dT /
dG )作引物,将待比较的mRNA进行逆转录得到单链
cDNA ,由于该引物具有poly(dT ),故可与mRNA 的3’-
poly(A)结合,而另外两个碱基MN的作用是使它定位在
poly(A)5‘端.并使它只介导约1 /12的mRNA 的逆转录。
逆转录之后,以单链cDNA为模板,立即进行PCR ,
3’端引物就是上述3‘ 固定引物,5’瑞引物是10 -13个碱
基的随机引物。
3
在细胞A中表达而不在细胞B中表达的基因.若引物
合适,就可能在A的PCR产物中发现相应的基因片段,而
不会在B的PCR产物中发现该片段。
5’端引物较短,特异性较低.能以相对较高的机率
与cDNA 5‘端结合,从而保证每一对引物都能扩增出适
当数量的DNA片段(约50 -150条)。若片段数过少,要对
全部mRNA进行比较就必须合成大量引物,进行大量PCR;
若片段数过多,又会增加分离纯化的难度。
当每次PCR扩增50— 150个片段时,通过对12个3’引
物和25个5’引物的不同组合,可以在95%的情况下分析
15000个不同的基因,基本包括单个细胞所能表达的全
部基因数。
4
⑶ cRNA 差式显示法
除了极少数特例( 如组
蛋白基因)之外,几乎所有
的真核基因mRNA 分子的
3-末端,都带有一段多聚
的腺苷酸结构,即通常所
说的poly(A)尾巴。
5
P.Liang等人设计合成了全部12种
不同的引物,用以反转录mRNA,
合成第一链cDNA。这种引物通常
叫作3-端锚定脱氧核苷酸引物,
并用5-T11MN或5-T12MN通式
表示。其中M为除了T 以外的任何
一种核苷酸(即A 、G或C ),而
N则为任何一种核苷酸(即A 、G、
C或T ),故MN共有12种不同的
排列组合方式。
6
7
DDRT-PCR 的主要步骤:
Ⅰ.从不同发育阶段或不同基因型的
细胞群体中分离 mRNA,并以 3锚
定引物作为反转录的引物,合成第一
键cDNA;
Ⅱ.用5随机引物和某个3端锚定引
物对扩增第一链(掺入32p-dNTP);
Ⅲ.用 DNA 变性测序胶分离扩增产
8
物,X 光片曝光后检测差别条带;
Ⅳ.回收特异性差别条带;
Ⅴ.用同一引物对扩增已回
收的DNA 条带;
Ⅵ.用 Northern ,Southern
及测序法分析所得的条带;
Ⅶ.以该DNA 片段做探针,
筛选全长cDNA 或核基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