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类型及处理.ppt
第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输液反应是医疗活动中极为常见的现象,它可诱导病人基楚疾病恶化而带来生命危险。临床中应重在防范;一旦发生,判断要准确,处置要果断。第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1、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2、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4、是药品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5、是液体的配伍过杂;6、个体差异。第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是液体与药品质量不过关液体或药品在生产过程中把关不严,混入了致热源。致热源进入人体导致寒战发热反应;或在搬运、贮存、使用过程中,若发生碰撞出现细小裂纹,或瓶口松动漏气而造成微生物污染,也可发生输液反应。第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是液体配制程序不过关护士在液体配制过程中麻痹大意,未能履行“三查八对”,对液体外观未予仔细查验;或未做到“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用同一支注射器给多人或多组液体配制药液,致医源性致热源输入人体;第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是液体与体温温差过大临床中输液反应常发生于酷热或寒冷季节。如果存放液体的房间,冬天供暖不足,夏天制冷过度,都会使液体温度过凉,使液体与人体温差加大,过凉的液体输入人体而导致输液反应;第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是药物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均可引起输液反应;第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是液体的配伍过杂如果一组液体中加入药物品种过多,药品之间产生肉眼不可见的化学反应,生成致热原而致输液反应。如一组液体中加入青霉素、病毒唑、双黄连或穿琥宁、地塞米松等,加上液体本身的药物成分共5--6种之多,实属不当,这都是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又如磷霉素钠+654-2遇光,药色会加深,炎琥宁+红霉素或+喹诺酮类药,均需过渡。第8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个体差异(1)病情因素。输液反应与病情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感染性病人。感染性疾病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在入体内增殖过程中,同样会产生内毒素。肺结核、支气管肺炎、上感(包括重感冒合并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肝炎、肺部感染、急性胃肠炎等症的病入,病情较急,其体内致病微生物增殖快,血中内源性内毒素的量也必定大。正常人能耐受的液体热原量,到了这类病入身上,由于液体与病入血中内源性热原的迭加可能使内毒素量超标,从而更容易引发输液反应。???(2)体质因素。l0周岁以下儿童和60周岁以上的老入,是入群中体质较差、免疫力较低的群体,这类病入出现输液反应的机率也相当高。所以,输液反应与个入体质有关。第9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输液反应的防范在日常工作中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医生护士都很被动,为此而产生的医疗纠纷也不少。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调第10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把好药品质量关选购质量保障体系完好的厂家产品,选购不易发生输液反应的液体;第11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把好液体配制关每一位护士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在操作前都养成先把液体瓶倒过来晃一晃、对着窗口看一看(看有无杂质及混浊)、把住瓶盖转一转(看瓶盖是否松动)、配好液体再晃一晃看一看的好习惯;第12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坚持“一人一管”、“一液一管第13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缩小液体与体温的温差若液体瓶子太凉则不宜急用,适当升温最好;如滴注甘露醇加热后的温度。第14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药品浓度要适当,输液速度要慢,特别是输液前20分钟应慢滴,如无不良反应可依病情调整适当的滴数,第15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液体配伍应避繁就简,尤其中药针剂最好不与西药配伍混合,如要用,必须有文献资料支持作依据,不可凭经验或想当然。第16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输液反应的类型?1、发热反应;?2、急性肺水肿;3、空气栓塞4、局部反应第17页,共29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常见输液反应的诊断及处理一、发热反应:原因:发热是常见的输液反应,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液瓶清洁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输入液体消毒、保管不善变质;输液管表层附着硫化物等所致。第18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