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合同.doc

发布:2025-02-20约3.3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合同

合同编号:__________

甲方(以下简称“委托方”):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以下简称“受托方”):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定义及术语

1.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符合国家新能源汽车定义的汽车。

1.2“技术开发”是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对新型技术进行研发、试验、优化直至达到商业化应用的过程。

第二章合同目的

2.1本合同旨在规范委托方与受托方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2委托方委托受托方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受托方接受委托并承诺按照约定完成技术开发。

第三章技术开发内容

3.1技术开发内容主要包括:

3.1.1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研发;

3.1.2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

3.1.3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与优化。

第四章权利与义务

4.1委托方权利与义务

4.1.1提供技术开发所需的必要资料、技术文件和样品;

4.1.2按约定支付技术开发费用;

4.1.3对技术开发成果享有所有权和使用权。

4.2受托方权利与义务

4.2.1按照约定完成技术开发任务;

4.2.2对技术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享有共有权;

4.2.3保密义务,对技术开发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予以保密。

第五章开发周期及交付

5.1技术开发周期为____个月,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计算。

5.2受托方应在技术开发周期内完成技术开发任务,并按照约定向委托方交付相关技术成果。

5.3委托方对交付的技术成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支付剩余技术开发费用。

甲方(以下简称“委托方”):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以下简称“受托方”):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六章技术成果归属及权益分配

6.1技术成果归属

6.1.1技术开发成果包括但不限于研发报告、技术文件、样品等,其所有权归委托方所有。

6.1.2技术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归委托方所有。但受托方在技术开发过程中所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可按约定享有共有权。

6.2权益分配

6.2.1委托方应按照约定向受托方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包括但不限于研发费用、材料费用、试验费用等。

6.2.2受托方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共有权益,按照约定进行分配。

第七章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

7.1质量保证

7.1.1受托方应保证技术开发成果的质量,保证其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7.1.2技术开发成果交付后,委托方有权在验收合格后的一定期限内对成果质量进行检验。如检验不合格,委托方有权要求受托方进行整改或重新开发。

7.2售后服务

7.2.1受托方在技术开发成果交付后,应提供一定期限的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支持、维修、更新等。

7.2.2委托方在售后服务期间提出的合理要求,受托方应予以满足。

第八章合同变更、解除及终止

8.1合同变更

8.1.1双方同意,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双方可以协商一致对合同进行变更。

8.2合同解除

8.2.1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8.3合同终止

8.3.1合同履行完毕,双方的权利义务自行终止。

第九章违约责任

9.1委托方违约责任

9.1.1委托方未按约定支付技术开发费用,应承担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9.1.2委托方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9.2受托方违约责任

9.2.1受托方未按约定完成技术开发任务,应承担逾期交付的违约责任。

9.2.2受托方违反合同约定,导致技术开发成果质量不符合要求,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十章争议解决

10.1争议解决方式

10.1.1双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10.1.2如协商无果,任何一方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