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docx

发布:2025-03-18约2.4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工作背景

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摸清本单位国有资产状况,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1.全面清查核实本单位国有资产的数量、价值、使用状况等,确保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2.查找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3.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动态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清查范围和内容

本次清查范围包括本单位及所属各部门、各分支机构的所有国有资产,具体内容如下:

1.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2.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及其他、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他等。

3.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4.对外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

5.其他资产:包括在建工程、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

四、工作步骤

本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自[具体开始日期]起,至[具体结束日期]结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开始日期]-[准备阶段结束日期])

-成立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分管财务和资产管理的领导担任,成员包括财务、资产管理、审计、纪检等部门负责人。

-制定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清查的范围、内容、方法、步骤、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等。

-组织清查人员培训,学习国有资产清查的相关政策法规、操作规程和业务知识,确保清查人员熟悉业务,准确把握政策。

-准备清查所需的各类表格、账册、凭证等资料,以及必要的清查工具。

2.自查阶段([自查阶段开始日期]-[自查阶段结束日期])

-各部门、各分支机构按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自查工作,对本部门、本分支机构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核实。

-自查人员认真核对资产账目与实物,如实填写国有资产清查登记表,详细记录资产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购置时间、购置金额、使用状况等信息。

-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形成自查报告,报送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核实阶段([核实阶段开始日期]-[核实阶段结束日期])

-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部门、各分支机构报送的自查报告和清查登记表进行审核,对自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组织清查人员对重点资产进行实地盘点核实,对资产的数量、质量、使用状况等进行现场查看,确保账实相符。

-对清查中发现的账实不符、资产盘盈盘亏等问题,要进一步核实原因,收集相关证据,提出处理建议,报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4.总结阶段([总结阶段开始日期]-[总结阶段结束日期])

-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清查核实情况,撰写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报告,全面反映本单位国有资产的基本情况、清查工作开展情况、清查结果、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改进措施等内容。

-针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认真加以整改。

-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完善资产登记、核算、使用、处置等环节的管理流程,加强国有资产动态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将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情况向单位全体职工通报,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按照规定将清查结果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要充分认识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清查工作顺利进行。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清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指导清查工作有序开展。

2.精心组织,确保质量。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要按照清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精心组织自查工作,认真填报清查登记表,如实反映资产状况。清查人员要严格遵守清查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清查工作质量。

3.全面清查,不重不漏。各部门、各分支机构要对所有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做到不重不漏,确保清查范围全覆盖。要认真核对资产账目与实物,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如实反映,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