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球、地图、中国、世界)【更多关注@高中学习资料库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友好三中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吴春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中甲、丙在晨昏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读图完成1-2题。1.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2.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B.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C.各地昼长乙﹤丙﹤丁D.各地日落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3.有报道称:人类在距离地球5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具有与地球一样存在生命的行星,下列关于这颗行星的叙述,可能性较小的是A.该行星表面存在大气层 B.该行星的温度能使水经常处于液体状态C.离该行星最近的恒星比较稳定 D.该行星与其他行星的轨道是相交的读下面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据此回答4—5题。
4. 判断气候类型名称与相应的气候资源及其气象灾害的正确组合
A. ①为热带草原气候—光热水充足—沙尘暴
B. ②为热带雨林气候—光照充足—洪涝灾害
C. 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洪涝、伏旱灾害
D. ③为温带季风气候—水分充足—洪涝、伏旱灾害
5. 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气候类型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图6表示1816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 。读图回答6~8题。
6.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7.1816年大松巴哇火山的爆发使全球气温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火山灰
A.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B.对地面辐射的反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8.下列关于火山爆发对人类有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火山地貌独特,风景优美
B.形成硫磺、煤炭等矿产资源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9、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四地纬度从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10.关于地球上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能够达到90°的地区,一定是夏季B.热带地区的太阳高度总是大于温带地区C.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是赤道上白昼最长的两天D.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成90°,地球上就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11、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A、北半球B、赤道上 C、南半球 D、回归线上
图4为“中国四季分配类型图”,读图回答
12.图例甲、乙、丙、丁代表的四季分配类型(①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②长冬无夏春秋相连③ 四季如春 ④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下图5是我国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3题。
13.这四种农作物分别是
①甘蔗、②小麦、③油菜、④花生 B.①甜菜、②油菜、③水稻、④棉花 C.①甘蔗、②水稻、③棉花、④油菜 D.①甜菜、②小麦、③水稻、④花生
读“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7)。据图回答14~15题。
14. 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喀斯特地貌广布 B.平原广布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15.关于⑥地形区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褶皱凹陷形成
读“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图8)”,回答16~17题。
16.导致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的主要原因
A.地形 B.水分 C.光照 D.海陆位置
17.我国冬油菜和春油菜分界线大致为
A.秦岭淮河一线 B.1月-8℃等温线 C.季风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400mm年降水量线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中的最末一个梯级电站,装机规模仅次于三峡、溪洛渡水电站,目前为中国第三大水电站。读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