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接方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岭射频培训资料 2010.3 分为两部分内容: 微波基础知识 射频连接器与电缆组件 微波基础知识 微波及其特点 一、微波的含义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与其频率 、波长 有下列固定关系 若波是在真空中传播,则速度为 m/s。 表示频率, 表示波长, 表示传播速度,c表示光速。 就现代微波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而论,微波(Microwave)是指频率从300MHz至30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其相应的波长从1m到0.1mm。这段电磁频谱包括分米波(300MHz~3000MHz)、厘米波(3GHz~30GHz)、毫米波(30GHz~300GHz)、亚毫米波(300GHz~3000GHz)四个波段。 二、微波的特点 从电子学和物理学的观点看,微波这段电磁谱具有不同于其它波段的如下特点: 1、似光性和似声性 微波的波长很短,比地球上的一般物体(如飞机、汽车、建筑物等)的尺寸相对要小得多,或在同一数量级。这使微波的特点与几何光学相似,即所谓似光性。 由于微波的波长与物体(实验室中的无线电设备)的尺寸具有相同的量级,使得微波的特点又与声波相近,即所谓似声性。 2、穿透性 微波照射于物体(介质体)时,能深入物体内部;微波能穿透电离层,成为人类探测外层空间的“宇宙窗口”。 3、信息性 由于微波的频率很高,所以在不太大的相对带宽下,其可用的频带很宽,可达数百或上千兆赫,这是低频无线电波无法比拟的。这意味着微波的信息容量大。所以现代多路通信系统,包括卫星通信系统,几乎无例外的工作在微波波段。另外微波信号还可提供相位信息、极化信息、多普勒频率信息。这在目标探测、遥感、目标特征分析等应用中是十分重要的 微波传输线是用来传输微波信息和能量的各种形式的传输系统的总称。 常见的微波传输线(见下页) 常见的微波传输线: 常用的工程量纲 射频同轴连接器与电缆组件 一、射频同轴连接器 二、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一、射频同轴连接器 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定义及系列连接器的用语及使用规格 9) 连接器使用频率范围 (GHz) : 二、射频同轴电缆组件 1.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定义 2.射频同轴电缆结构 3.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接方法 4.常见的电性能指标 1.射频同轴电缆组件的定义 电缆组件由射频连接器与电缆装配而成。 2.射频同轴电缆结构 3.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接方法(一)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接方法(二)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接方法(三)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接方法(四) 射频同轴电缆组件装接方法(五) 4.常见的电性能指标 (1)特性阻抗 (2)电压驻波比 (3)插损 (4)延迟时间 (5)三阶交调 (1)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是指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之比,或反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流之比的负值,是同轴电缆最基本的电气特性。实际上特性阻抗可以通过中心导体外径,绝缘介质外径以及介电常数进行计算。 (2)电压驻波比(VSWR) 在非理想状态下,传输微波信号的电缆中同时存在入射波和反射波。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同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加为最大电压振幅Vmax,形成波腹;而在入射波和反射波相位相反的地方,电压振幅相减为最小电压振幅Vmin,形成波节。其他各点的电压振幅介于波腹也波节之间。这种合成波称为行驻波,也可以用反射系数来计算: (3)插入损耗 组件的插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接头的插损 电缆的插损 失配引起的插损 (4)延迟时间 信号在电缆中通过的时间,取决于电缆介质的介电常数,介电常数越低,信号传播时间就越短。 (5)三阶交调 什么是无源互调失真? 多做 多听 多看 多问 多想 介质外径 介质内径 介质的介电常数 * * 内部使用 微波频段的划分 1~0.1mm 300~3000GHz 亚毫米波 7.5~1mm 40~300GHz 毫米波 1.13~0.75cm 26.5~40GHz Ka波段 1.67~1.13cm 18~26.5GHz K波段 2.4~1.67cm 12.5~18GHz Ku波段 3.75~2.4cm 8~12.5GHz X波段 7.5~3.75cm 4~8GHz C波段 15~7.5cm 2~4GHz S波段 30~15cm 1~2GHz L波段 130~30cm 0.23~1GHz P波段 波 长 频 率 频 段 同轴线(coaxial cable) 带线(stripline) 微带线(microstrip) 槽线(slot line) 平面波导(coplanar waveguide) 悬置微带线(suspended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