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几点建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乡镇人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几点建议
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是乡镇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形式。它在乡镇一级基层政权中处于首要地位,乡镇人民政府是它的执行机关,向它负责,受它监督。其任务重、工作多而杂,直接与群众面对面,人民群众寄予的希望值高。乡镇人大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农村的贯彻实施,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一、乡镇人大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XX县18个乡镇,共有乡镇人大代表X名。乡镇人大主席全部由党委书记兼任,因干部调整,X镇、X镇、X镇、X乡4乡镇暂缺人大主席;乡镇人大副主席18人,专职8人,兼职10人(其中担任同级党委委员10人,交叉担任同级党委纪委书记1人);乡镇人大配备18名兼职秘书。
(一)党委重视,政府支持,人大主动作为
党委重视,乡镇人大活动有组织。各乡镇党委都把人大工作列入党委的重要工作议程,与其他工作同规划、同研究、同部署,专题研究人大工作每年不少于2次和适时听取人大工作汇报,大多数乡镇党委、政府研究部署重要工作时都能事先听取或征求人大意见,召开党委会议专职副主席都应邀列席会议。
经费保障,为乡镇人大工作助力。近年来,乡镇人大办公条件不断改善,添置了办公设备用品。乡镇人大和人大代表开展的各项活动都能在资金和物资上给予保证,代表活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由县财政按预算划拨(代表活动经费300元/人/年)。
尽责履职,依法推进乡镇人大工作。各乡镇人大立足于自身特点,顾全大局,围绕中心,做到了大事向党委报告,全局工作齐心参与,使人大工作与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工作和谐共谋发展,为“作为人大、创新人大、活力人大”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依法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人代会筹备工作扎实,措施有力。会前,组织乡镇人大代表就撰写代表建议进行培训,会中认真组织代表审议,依法作出决定、决议,会后做好人代会资料收集归档工作。二是依法开展监督。各乡镇人大围绕中心工作、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开展调查视察、执法检查,提出意见建议。去年乡镇人大共组织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31次,涉及美好乡村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校车安全与防溺水、森林防火、农村一事一议等内容,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当前,该县顺利完成村级规模调整工作,乡镇人大主动深入村组就村级规划调整后换届选举工作如何开展调研,广泛收集民意,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三是认真督办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大部分乡镇人大对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工作十分重视,积极督促办理,使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结率、落实率逐年提升。
(二)尊重代表,创新工作,发挥代表作用
近年来,各乡镇人大重视和发挥代表作用意识不断增强,对发挥代表作用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一是科学划分代表联组。18个乡镇人大本着就地就近、便于组织、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建立102个代表联组。二是开设代表活动室。本着乡镇资源共享的原则,18个乡镇建立代表活动室43个,制作人大代表活动展板,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上墙,实现了代表活动“四有”标准,即有活动阵地、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制度、有活动档案。三是开展代表述职和评议活动。开展代表述职,让代表向选民晒底子、亮成绩、接受选民监督。在开展评议工作中,各人大乡镇都能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促进了乡镇机关和单位工作作风的转变。四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通过建立代表旁听制度、设立“人大代表议政室”,组织代表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考察和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促进代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作用。
(三)完善制度,加强指导,工作氛围良好
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对乡镇人大工作的指导。坚持邀请乡镇人大副主席列席常委会会议,建立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分片联系乡镇人大制度,每年定期召开乡镇人大工作座谈会、通过以会代训等方式加强对乡镇人大干部培训,出台《XX县人大宣传信息工作奖励办法》,注重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基层人大工作、反映基层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事迹,为人大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贯彻《条例》执行不到位。按照《安徽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第三章第九条规定,每年乡镇人大一般要举行二次人代会,而大多数乡镇每年只召开一次,而且人代会会期过短,普遍存在“上午念报告,午饭代审议,下午就散会”等现象,整个会期不到一天。由于会前没有将要审议的报告发给代表,又没有组织代表集中调研,会中又很少有时间让代表审议,因此,大部分代表无话发言、无时间说话,只是“听指挥、吃顿饭,举个手”,代表失去了履职机会,也挫伤了代表履职的的积极性。
二是代表建议落实难。突出的问题是重答复、轻落实。一方面大多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