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桥板施工专项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预应力桥板施工专项方案
后张法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可在施工现场进行,也可以在加工厂集中进行。当用抽芯管成型孔道时,其基本流程:
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拉法工艺流程
一、预留孔道
预留孔道是制作后张法梁体的一项重要工序,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选择与安装制孔器,抽拔制孔器和孔道通孔检验。质量好坏,影响张拉力。
埋设铁皮管多用于曲线形的孔道,管道用薄铁皮卷制而成,径向接头可采用咬口,轴向接头则用焊,按设计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前,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二、预应力筋的制作
开盘调直
碳素钢丝都是盘圆,若盘径小于1.5米者,下料前一般应在调直机上进行开盘调直。因钢丝硬度大,调直机的速度要慢。当钢丝抗拉强度很高,盘圆直径较大,可以不用调直,开盘后就能使用。
应力下料
为了保证每一束中每根钢丝等长,应采用应力下料的方法,即按钢丝抗拉强度三分之一的拉紧,在拉紧状态下,量出所需要的长度L=L0(梁预留孔长)+L1(两端所需钢丝工作长度)后,放松到零,用剪线钳剪断。
编束
为使成束预应力筋,在穿孔和张拉时,不致扭结,钢丝应逐根排列理顺,编扎成束。首先把游标卡尺检查过的钢丝按设计规定每束的根数,在平整的地坪上依次序放好,穿入特制的梳丝板将其理顺,然后每隔1-1.5米衬以弹簧衬圈将钢丝沿衬管均匀排列,并在各衬管处用2号铁丝缠绕20-30道捆扎成束。并不准有交错,扭转或波浪。
在露出梁端管道外的钢丝束两端内,都各加一个临时衬管以便在安装千斤顶时,保持各根钢丝正确到位,不致彼此交错,当千斤顶对位后即将临时衬管撤除。
预顶
编好的钢丝束的两端,尚需装上锚头,如果预应力钢丝束采用锥形螺杆锚具,拉杆式千斤顶张拉时,应先在一头进行预顶。
预顶时,先将一头的钢丝束分开,把锥杆插进去,并使钢丝均匀分布在锥杆周围,套上套筒,用小锤将钢丝头打齐,同时打紧套筒。然后装上预顶架,千斤顶就位,拉紧锥形螺杆,使预顶架顶紧套紧,将钢丝在套筒、锥杆中央夹牢,起到预顶作用。
三、预应力筋的张拉
张拉前的准备工作
用后张法张拉预应力筋时,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规定的数值。否则混凝土收缩、徐变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就与设计中考虑的不符。
张拉前还应对构件的几何尺寸、混凝土的质量、孔道位置及是否畅通,灌浆孔及排气孔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构件端部顶预埋铁板位置等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妥善处理。
预应力筋穿入孔道前,应检查其品种、规格长度和有关试验资料。所用锚具、夹具亦应按其质量标准要求进行检验。
将选用的张拉设备包括千斤顶、高压油泵和油压表,编号配套进行校验。最好将与控制张拉力相应的油压表读数校验出来,便于张拉时直接掌握。
张拉原则
为能获得准确得的张拉力,在张拉过程中梁不致出现裂缝或翘曲变形,尽量减少预力筋与孔道的摩擦。为此,应根据不同条件,按以下原则进行张拉。
对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5米的直线预力筋,应在梁两端同时张拉。如设备不足时,可先在一端补足预应力值。
无论在一端或同时在两端张拉,均应避免张拉时粱截面呈过大的偏心受压状态。因此,应对称于粱截面进行张拉,或先张拉靠近重心处的预力筋,后张拉距截重心较远处的预应筋。
张拉程序
后张拉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与配用的锚具型式有关,各种型式的锚具的张拉程序可按下表的程序进行。
后张拉法的张拉程序
预应力钢筋种类 张拉程序 钢筋、钢筋束、钢绞线束 O→初应力→105% σk持荷5min→σk(锚固) 钢丝束 夹片式锚具、推销式锚具 O→初应力→105% σk持荷5min→σk(锚固) 其他锚具 O→初应力→105% σk持荷5min→O→σk(锚固) (四)操作方法
预应力筋的张拉方法可与配用的锚具和千斤顶的类型有关。张拉钢丝束可配用锥形锚具、锥锚式千斤顶;张拉粗钢筋可配用螺丝端杆锚具、拉杆式千斤顶; 张拉精轧螺纹钢筋可配用特制螺帽、穿心式千斤顶; 张拉钢绞线束可配用OVM锚、穿心式千斤顶。
预应力筋张拉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Δ张拉应力值 ±5% 每根
(束) 1 用压力表测量或查张拉记录 2 Δ预应力筋端裂或滑脱数 后张法 5%总根数,且每米不大于2丝 每个
构件 1 观察 先张法 3%总根数,且每米不大于2丝 1 3 Δ每端滑丝量 符合设计要求 每根
(束) 1 用尺量 4 Δ每端滑丝量 符合设计要求 1 5 先张法预应力筋中心位移 5㎜ 每个
构件 1 四、孔道压浆
为了使孔道内预应力筋不受锈蚀,并与构件混凝土结成整体,保证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应尽快进行孔道压浆。
孔道压浆的操作要点如下:
(一)、冲洗孔道
压浆前先用清水冲洗孔道,使之湿润,以保持灰浆的流动性,同时要检查灌浆孔,排气孔是否畅通无阻。
(二)、确定灰浆配合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