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项目8.2 - 物料性质一览表.doc

发布:2025-02-26约1.75万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年产20万吨硫磺联产7000万立方米氢气酸性气体脱硫与资源化装置 物料性质一览表

封面

目录

TOC\o1-3\h\z\u物料性质一览表 1

1.1总述 1

1.2主要物料MSDS数据 1

1.2.1硫化氢 1

1.2.2硫酸 6

1.2.3氢气 11

1.2.4氢碘酸 16

1.2.5硫磺 20

1.2.6二氧化硫 25

1.2.7N-甲基二乙醇胺 30

1.2.7碘 34

PAGE39

物料性质一览表

1.1总述

作为一个化工厂,本厂日常的运行涉及到很多特殊的化学物质,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而对这些物质的理化、生理等方面性质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确保生产安全有序的进行,并能够对泄露等突发状况进行最合理的补救。

这里我们采用MSDS来对各物质的性质进行说明.(注:MSDS(MaterialSafetyData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1.2主要物料MSDS数据

1.2.1硫化氢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硫化氢?

化学品别名:

氢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gensulfide

CASNo.:

7783-06-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No.

硫化氢

=99.0

7783-06-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4(易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可造成空气污染。

燃爆危险: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

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监测方法

现场监测方法

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硫化氢库仑检测仪、硫化氢气敏电极检测仪;

?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醋酸铅检测管法、醋酸铅指示纸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碘量法、亚甲蓝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有恶臭气体

pH:

熔点(℃):

-85.5

相对密度(水=1):

沸点(℃):

-60.4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19

分子式:

H2S

分子量:

34.08

主要成分:

纯品

闪点(℃):

<-50

爆炸上限%(V/V):

46

引燃温度(℃):

292

爆炸下限%(V/V):

4.3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