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管道施工技术及验收要求.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录:制冷剂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要求
铜管焊接基本技术要求
1.1采用钎焊、钎料可采用铜磷、铜锌、银等,可采用气体助焊剂,钎焊温度为735-840℃(铜管为浅红色);
1.2焊接气体使用0.3-0.4mpa工业氧气为0.007-0.4mpa液化石油气(或乙炔气),保护气体使用压力0.05-0.03mpa得氮气;
1.3焊前应检查焊炬得连接处和各气阀的严密性,并检查焊嘴有无堵塞现象,发现后必须马上处理;
1.4焊接部位应无毛刺、无变形、内外表面干净、无绣无油;
1.5铜管应正对、直接插入规定深度(见附表1,),装配件中心应重合,应采用专门用具定位,而不能用手;
附表1 承插口深度表
承插管外径(mm) Φ6.35 Φ9.53 Φ12,7 Φ15.88 Φ19.05
Φ22.23
Φ25.4 Φ28.1
Φ31.75 Φ34.9及以上 最小承插深度(mm) 6 7 8 10 12 14 间隙(mm) 0.025-0.105 0.025-0.135 0.025-0.175 图示 1.6焊后可对接头处再次加热至200℃-300℃铜管变色,即退火处理,焊缝凝固前不移动或振动焊件;
1.7焊缝应保证表面光滑、填角均匀饱满、自然圆弧过渡,无过烧、裂纹、烧穿缺陷,无气孔、夹渣、虚焊、焊瘤等缺陷。
2 铜管扩口加工基本技术要求
2.1切管器切管后,用扩口器除去管子切割面的毛刺,管口朝下,插入扩口螺母(规格见附表2),并涂抹压缩机润滑油;
附表2 扩口螺母规格表
铜管外径(mm) Φ6.35 Φ9.53 Φ12.7 Φ15.88 Φ19.05 螺母外径(mm) Φ17.0 Φ22.0 Φ24.0 Φ27.0 Φ36.0 2.2在铜管上装好扩口工具,工具内表面应保持干净,调整工具,按规定的加工尺寸(见附表3),对准扩口器进行扩口。
附表3 扩口加工尺寸表
铜管外径(mm) Φ6.35 Φ9.53 Φ12.7 Φ15.88 Φ19.05 扩口外径(mm) Φ9.0 Φ13.0 Φ16.2 Φ19.4 Φ23.3 3 铜管封堵和清洁
在运输、贮存、施工现场等场合下,铜管两端应采用塑料封帽将管口封住。焊接铜管前必须用酒精在管内侧进行清洁拖洗,保证管内无灰尘、无水分。
4 铜管标识
安装多台套时,应对制冷剂管路进行标识,以避免混淆。
铜管弯曲半径
弯曲半径应大于3.5D,弯曲处管道直径与原直径之比应大于2/3。
分歧管施工安装技术要求
6.1 分歧线支管和集支管,其接头备有由小到大多个尺寸,选择与现场配管一致的接头,从中间段切开,并去除毛刺;
6.2 线支管应水平或竖向放置,水平放置时倾角应在±30°以内,放置准确后,充氮焊接;
6.3 集支管不能用于垂直方向,水平放置时倾角应在±10°以内,放置准确后,充氮焊接;
6.4 当集支管有多余出的分支时,将管口夹扁焊接密封;
6.5 线(集)支管配有上、下保温泡沫,将其包好后,用不干胶密封,保温泡沫与管路保温对接部分也用不干胶密封;
6.6 集支管长度较长,做好保温后,用吊架或悬臂架支撑,吊架或悬臂架由分歧管供货单位指导安装;
6.7 线(集)支管进口侧至少保证300mm得直管段;
6.8 支管较多时,应贴上与房间对应的标签,以便于识别。
7 管路吹洗
7.1 施工完一段管路后,应进行吹洗,以去除管内的灰尘、水分、焊接氧化物等,同时可以检查泄漏;
7.2 氮气瓶装压力表时,高压端与被吹洗得液侧管连接,不吹洗管路管口用盲塞封堵,打开气瓶注入0.5mpa氮气,用绝缘材料抵住管路出口,当无法抵住时,快速释放绝缘物,然后再抵住管口,如此反复几次,直到没有杂物吹出为止,关闭气瓶。
8 管路保压检漏
8.1 连接室内、外机之前,在室外机的气、液测管上各焊一个注氟嘴,将管路各处管口夹扁焊接密封,进行保压检漏试验;
8.2 在两个注氟嘴处充入氮气,第一阶段加压至0.3mpa保持5min以上,第二阶段加压至1.5mpa保持5min以上,期间查找大的泄漏点重焊或补焊,第三阶段加压至2.8mpa保持24h,检验微小的泄漏点补焊;
8.3 排除温度影响(0.01mpa/℃),压力降在0.02mpa之内为合格,否则,应继续检漏补焊,重新保压合格后转下一道工序;
8.4 连接室内、外机后,应再进行一次整个管路的保压检漏。
9 管路抽真空干燥
9.1 利用真空泵将管路内的液体水分变为蒸汽排出管外,使管内得以干燥,以便填充制冷剂,真空泵要求达到-755mmHg真空度,40L/min以上排气量、真空计量程低于-755mmHg;
9.2 普通真空干燥法:
9.2.1第一次真空干燥时,将万能测量仪接在液侧和气侧注氟嘴处,真空泵运转2h时以上,若达不到-755mmHg一下时,说明管路内有水分或有漏气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