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接地装置施工技术交底.pdf

发布:2025-03-28约1.5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接地装置施工技术交底(垂直接地体间距≥5m)

依据标准:GB50169-20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等。

一、材料及设备要求

1.接地体选型

–垂直接地体:采用热镀锌角钢(L50×50×5mm)或钢管(DN50,壁厚

≥3.5mm),长度≥2.5m;若土壤腐蚀性强,需加大截面或采用铜覆钢材质。

–水平接地体:采用热镀锌扁钢(-40×4mm),埋深≥0.6m,与垂直接地

体间距≥5m。

–降阻剂:需符合《降阻剂技术规范》(GB/T21698-2022),腐蚀性区域

优先使用长效防腐型。

2.防腐处理

–焊接部位及外露部分需涂刷沥青或环氧富锌漆,镀锌层破损处需补涂防锈

漆。

–铜材接头采用锡焊或热熔焊,避免化学腐蚀。

二、施工工艺要求

1.垂直接地体安装

–间距控制:垂直接地体间距≥5m(规范要求≥2倍长度,若长度2.5m则

≥5m),避免屏蔽效应导致散流效率降低。

–埋设深度:顶端距地面≥0.6m,避免冻土及干湿交替影响电阻稳定性。

–垂直度:角钢或钢管需垂直打入,倾斜度偏差≤1°。

2.水平接地体敷设

–连接方式:垂直接地体与水平接地体采用双面搭接焊,扁钢搭接长度≥2

倍宽度(至少3个棱边焊接),圆钢≥6倍直径。

–回填要求:回填土需分层夯实,不得含石块、建筑垃圾,并浇水保湿以降

低土壤电阻率。

3.降阻措施

–降阻剂应用:垂直接地体周围包裹降阻剂厚度≥20mm,水平接地体两侧

各覆盖30cm宽降阻剂层。

–换土处理:高电阻率区域可置换黏土或黑土,置换深度≥0.5m,宽度

≥0.5m。

三、质量控制要点

1.主控项目

–间距检测:垂直接地体间距误差≤±10%,水平接地体间距误差≤±5%。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值需满足设计要求(一般≤4Ω),测试采用三极法或

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

2.一般项目

–焊接质量:焊缝饱满无气孔、夹渣,扁钢与角钢焊接需包覆弧形卡子。

–防腐检查:焊接部位防腐涂层均匀,无漏涂、起皮现象。

四、安全与环保措施

1.安全防护

–高空作业需佩戴安全带,焊接时使用防火毯隔离易燃物,雷雨天气禁止施

工。

–接地体与建筑物距离≥1.5m,防止基础沉降导致断裂。

2.环保要求

–废弃降阻剂需分类回收,禁止直接填埋污染土壤。

–施工区域设置围挡,减少扬尘及噪声污染。

五、验收标准

1.文件验收

–提供材料合格证、焊接记录、接地电阻测试报告及隐蔽工程影像记录。

2.现场验收

–外观检查:接地体无变形、锈蚀,标识清晰(黄绿相间条纹)。

–功能性测试:全点位接地电阻复测,偏差≤设计值的10%。

附:引用规范清单

-GB50169-20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DL/T621-202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请施工班组严格按本交底执行,确保接地装置安全可靠,配合监理及质检部

门验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