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生物学科教师教学评价方法 .doc

发布:2017-06-07约3.9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生物学科教师教学评价方法 新抚区教师进修学校 敖玉静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 韩鞠 一、教学评价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着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将教师评价与教师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有效教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评价理论基础 1. 多元智能理论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建立的“学生观”“智力观”和教育观“,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评价。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学评价的评价标准、评价目的、评价的来源、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方式等诸方面都给予启示。 2. 建构主义理论 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的实质是意义建构。基于建构主义认识论和学习观之上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对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教学评价原则 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教师教学评价要坚持发展性、全面性、激励性、多元性、导向性的原则。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及变化过程,突出评价对教师的激励性和教育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教学评价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服务,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四、教学评价内容及标准 教师的教学活动比较复杂,教师教学评价应该按照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全面评价教师教学的专业行为。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实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物教师予以评价。 1. 备课 (1)个人备课 ①备课标:深刻领会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堂总目标和课程的具体目标;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确定教学内容,全面、明确、具体、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 ②备学生:了解学生知识、技能、心理等方面的预备状态;了解学生愿望、兴趣等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学习学习习惯、方法等行为倾向。 ③备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整合教学资源。 ④备检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检测项目;在教学活动之前,安排落实检测手段和样本试题。 ⑤备教学设计:围绕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明确教学措施;创设学习环境;安排教学时间。 (2)集体备课 教师要按照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积极参与,有效研讨。教师要在自主备课的基础上带着问题积极参加集体备课研讨;集体备课还应突破时空限制,遇到问题及时交流研讨;着重研究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教学策略;集体备课大力提倡教师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形成教案、学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的协调。 2. 课堂教学 (1)基本要求 ①教学目标三维统一。目标全面、明确、具体、有层次、落实好。 ②依据课标组织教学内容。内容体现基础性、现代性和综合性的统一;教材处理恰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注重学科知识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处理好文本与课外材料的关系。 ③教学方式多样且实用。教学方式的选择基于教学内容;应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④教学过程有效。即完成预设,又体现生成,师生在“交往互动”中发展。 ⑤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媒体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全面发展。 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全面、及时评价学生表现,激励、指导作用显著;指向目标达成度。 (2)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生物学科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学校 班级 课题 执教者 评 价 对 象 评价 项目 评 价 指 标 权重 分 项目 得分 教 师 40分 教学 目标 1.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具体、可操作、可检测。 2 2.符合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 2 教 学 内 容 及 策 略 3.依据课程标准整合学习资源、组织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 4.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对他们来说有意义的问题。 4 5.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不同需求来扮演不同的角色(指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听众等)。 4 6.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交流环境;指导学法并科学训练。 4 7.组织、准备并监控个体活动或群体活动,通过多样化的互动类型和任务与学生联系,多向交流信息。 4 8.合理、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增加学习机会,提高各种评估和评价策略的有效性。 4 9.结合实际选择、设计并运用适合学习结果的评价策略;引导学生评议,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见解。 4 素 养 10.教态大方亲切、有激情;语言科学准确、富有感染力;板书设计科学、美观;演示或操作技能娴熟。 4 特 色 11.有教学特色 4 学 生 40分 学 习 状 态 方 式 及 水 平 12.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注意倾听和回答问题。 6 13.全员参与学习活动,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