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大棚黑番茄栽培技术规程.docx
3
温控大棚黑番茄栽培技术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黑番茄生产的定义、产地环境、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生产管理及果实采收等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地区的日光温室黑番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3045设施番茄熊蜂授粉技术规程
3定义
黑番茄:原产于南美洲,是茄科、番茄属一年生蔬菜,其未熟果绿色,成熟果实呈紫黑、红黑色,是番茄家族的珍品,其果实药食兼用,具有浓郁的水果香味,酸甜适度的口感,营养价值高,特别适合鲜食,含有大量的茄红素和丰富的维生素C及抗氧化剂,有美白肌肤、减肥瘦身作用。
4产地环境
产地应选择在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限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生态条件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域。日光温室应具备保温性能好,透光率高,排灌方便,土壤肥沃,土壤PH值5.5~7.0。
5育苗
5.1基质和穴盘
可选用商品育苗基质和50孔或72孔穴盘。播种前将基质湿度调整到55%~65%装入穴盘内。
5.2播种
选用优质、抗病的黑番茄品种。干籽直播。每穴播种1粒,播后盖0.5cm~1.0cm厚蛭石,浇透水,盖膜保湿。种子出芽撤掉薄膜。苗床管理按照正常番茄育苗管理。
5.3壮苗标准
4
苗高15cm~20cm,四叶一心至五叶一心,茎粗0.4cm~0.6cm,根系发达,茎节间较短,茎秆直立挺拔,叶片肥厚,叶色深绿,秧苗顶部稍平而不突出,无病虫。
6整地施肥
6.1施肥
番茄目标产量每亩6000kg~8000kg,亩施用腐熟有机肥3m3~4m3或商品有机肥800kg~1000kg、矿质腐植酸肥料50kg~100kg、矿物钾或硫酸钾20kg~30kg、钙镁复合肥10kg~15kg。肥料使用按NY/T496的规定执行。
6.2起垄
施肥后洇地,地干后旋耕土壤25cm~30cm并平整。南北向起高垄,垄距130cm~140cm,垄高20cm~30cm,垄宽40cm~50cm。
7定植
一般在晴天的下午进行。每垄一行,株距20cm~25cm,每亩定植2000株~2500株。定植前穴施木霉菌或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亩用量1kg~2kg。定植后浇水。
8生产管理
8.1温湿度管理
通过放风、灌溉调节日光温室内温、湿度。番茄不同生育时期温湿度管理指标见表1。
表1番茄不同生育时期温湿度管理指标
生育期
温度管理(℃)
空气相对湿度
(%)
土壤相对湿度
(%)
白天
夜晚
缓苗期
28~30
17~20
=80
65~85
初果期
20~25
13~15
60~65
60~80
盛果期
20~25
13~15
50~60
60~85
8.2地膜覆盖
定植后10d~15d在垄上覆盖地膜。地膜宽度70cm~90cm。生产结束后及时收集残膜。
8.3灌溉
土壤含水量小于或接近60%时开始灌溉,灌溉至土壤含水量接近或等于80%停止灌溉。灌溉量每亩5m3~10m3/次。阴雨天不进行灌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按照GB5084执行。
8.4施肥
5
8.4.1叶面肥
缓苗后开始补充钙、镁、硼中微量元素肥,浓度为0.2%,10d~12d一次。植株末穗果开花后,停止补充硼肥;末穗果直径2cm~4cm时,停止补充钙、镁叶面肥。
8.4.2冲施肥
第一穗果直径2cm~4cm时开始追肥,追施N:P2O5:K2O比例为(1.4:1:2.6)的冲施肥,每亩5kg~10kg,一穗一肥;整个生育期追肥5~7次。结合灌溉追肥,一般在晴天进行。
8.5植株调整
8.5.1吊蔓
缓苗后及时吊蔓,将秧苗缠绕吊绳上,并保持植株顶部高度一致;随着植株生长,每3d~5d绕秧一次。保留5~7穗果,末一果穗上部留3片叶子打顶。
8.5.2打叉和去除病叶
采用双干整枝,保留主干和第一花序下第一侧枝。一般在晴天进行。结合吊蔓及时去除植株其他无用侧枝和病老叶片。
8.6辅助授粉
8.6.1熊蜂授粉
第一穗果20%花开后,引入熊蜂,每亩50头~80头,按照NY/T3045执行。
8.6.2人工振荡授粉
在番茄开花盛期,晴天的9:00~10:00时用人工振荡授粉器对花朵进行辅助授粉。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分别按照GB20287及GB/T8321的规定实施预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