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文】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毕业论文】.doc

发布:2017-09-18约1.96万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 天 津 大 学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管理学院 办学点 商务管理 专 业 班 设计(论文)题目: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 完成期限: 自 2011年 1月 8日 至 2011 年 4月 12 日 止 指 导 教 师 杨克磊 办学点负责人 牛占文 批 准 日 期 2011.1.10 学 生 祁海朋 接受任务日期 2011.1.10 注:1. 本任务书一式两份,一份院或系留存,一份发给学生,任务完成后附在说明书内。 2.“检查人签名”一栏和“指导教师批准日期”由教师用笔填写,其余各项均要求打印。 一、设计(论文)原始依据(资料) 通过论文检索和查阅,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问题作了研究:徐群、赵安朵作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功能方面的研究;杨丽娟作了企业凝聚力内涵及作用方面的研究;厉以宁作了如何搭建企业文化新平台方面的研究;洪宜淑作了凝聚力打造和谐共赢的团队方面的研究;王浩、蒋兰英作了如何提升员工忠诚度方面的研究;李慧波作了团队精神方面的研究;刘晖作了如何利用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方面的研究;朱振辉作了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方面的研究;韦尔奇作了构建新型企业文化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群 赵安朵,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上半月,2007(7) [2] 杨丽娟,浅析企业凝聚力,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7 [3] 伊莲,厉以宁谈如何搭建企业文化新平台[N],中国企业文化报,2008(190) [4] 洪宜淑,李旭 译,《凝聚力—打造和谐共赢的团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 王浩 蒋兰英,《如何提升员工忠诚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李慧波,《团队精神》,新华出版社,2004 [7] 刘晖,漫谈如何利用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中国营销资讯网,2006 [8] 朱振辉新形式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本论文将要从手,用分析论文大体分部分,过分析,最终要。 学院名称 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 商务管理 学生姓名 祁海朋 指导教师 杨克磊 一、课题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文化为推动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企业的凝聚力又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发展,营造以任何创新为本的企业文化,为战略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平台。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80年代和90年代初, 中国内地的企业文化主要是由理论界、政治思想界控制, 而具有执行企业文化的企业没有多少粉墨登台的机会和参与热情。当时最盛行的观念就是企业文化为政治思想服务, 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只是一种漂亮包装, 就像是皇帝的新衣。按以上理解, 企业就没有独立的、个性的文化, 因为思想政治工作全国大小企业所采用的材料、内容、形式、时间等都几乎协调一致。企业的文体活动也没有多少独创性。中国企业家在与外国企业合资或合作甚至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才认知了企业文化的魅力和凝聚力。外国的跨国巨头所具有的独特企业文化感染了中国企业家,特别是那些“海归派”、“MBA 学位班”等精英企业家开始重建、优化企业文化, 以便使自己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特性。 [4] 洪宜淑,李旭 译,《凝聚力—打造和谐共赢的团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 王浩 蒋兰英,《如何提升员工忠诚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 李慧波,《团队精神》,新华出版社,2004 [7] 刘晖,漫谈如何利用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中国营销资讯网,2006 [8] 朱振辉新形式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摘 要 论文主要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的相互关系问题。首先分析和阐述了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凝聚力等理论,并对企业凝聚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理论作了相应的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青岛啤酒公司在企业文化与凝聚力方面的现状,指出现有运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怎样加强企业凝聚力及企业文化的高质量发展等解决方案。论文在总结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之间相互促进发展等理论基础上,以企业凝聚力的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制度为核心,研究了美国通用公司在构建新型的企业文化领域的应用问题,论文成果对美国通用公司推行有效的可以快速适应市场动态和团队合作的文化机制以及能凝聚人心的管理模式,给员工更多的权力与责任,让员工与管理者实现互动管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凝聚力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企业应改变现阶段的行政手段考核办法,从加强思想组织工作,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将思想政治工作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企业凝聚力。思想政治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