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都膨胀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pdf

发布:2015-10-28约1.88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都膨胀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 2 2 3 3 3 魏永幸 ,张仕忠 ,甘 鹰 ,康景文 ,高岩川 ,彭仕明 (1. 中铁二院技术中心;2. 四川省成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3.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摘要:根据膨胀岩土的工程特性,通过对单面开挖和填土边坡受膨胀力的状态进行了分区,分析了受力模式, 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 Fellenius 法(瑞典圆弧法)和 Bishop 法(简化 Bishop 法)分别计算边坡稳定系数,并确定是 否需要采取工程措施。 关键词:膨胀岩土;稳定系数;支护措施 1 膨胀岩土的工程特性 膨胀岩土具有碎裂性和低强度性,对开挖边坡和填土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危害。 主要表现在以 [1] 下三个方面 : 1)膨胀岩土各种结构面极其发育。这些结构面富水后往往成为潜在滑动面,尤其是深大的幔状结构 面更常率先形成滑动面后壁;另外,四通八达的结构面成为裂隙水的通道,使结构面和岩体含水量增大, 强度进一步衰减。这两方面因素的叠加,对边坡稳定十分不利,进而导致边坡坍塌。同时,碎裂岩体对 锚杆的握裹力减小,群锚机制不能充分实现,导致锚杆类支护工程失效甚至破坏。 2 )膨胀岩土的抗压强度极低。抗剪强度不高且随干湿循环而急剧衰减,这归因于成岩作用低,岩体 碎裂,含水量大。由于抗压强度低,坡脚岩体难以承受边坡自重压力,对于陡边坡、重面板的锚杆类支 护工程,更易因坡脚应力高度集中而被压溃,酿至边坡崩塌。由于抗剪强度低,易沿结构面滑动,边坡 坡率要相当缓才能保持稳定。 3 )含水量对强度的影响尤为严重。边坡失稳往往发端于含水量大的鞍部低坡段,边坡高处并不易坍 滑,说明边坡高度没有含水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大。地面反坡的坡段更因地表水不易入渗而稳定性较 高,加之结构面产状及其组合在边坡两侧也往往不同,形成高低两侧边坡的稳定性有差异。 因此,对膨胀岩土边坡,除总体上把握其破碎性和低强度性外,应进一步掌握不同地段、不同高低边 坡地貌、地质、地下水状况的差异,才能分段、分不同类型、不同力度的采取针对性的工程防范措施。 膨胀岩土中产生膨胀力的激发原因是由于水分的变化,即含水量增加时便产生膨胀力,含水量减少 时岩土体便收缩,把膨胀力尽量合理地考虑到边坡稳定分析中,是解决膨胀岩土边坡稳定性计算问题的 关键。本文遵循简捷、方便和实用的原则,建立膨胀岩土稳定性分析的极限平衡法。 2 膨胀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模型 2.1 基本假定 1)对于同一类膨胀岩土,经过若干次干缩湿胀循环后,土体内产生众多裂隙,但其裂隙分布是随机 任意,杂乱无章的,故假定此时的岩土体仍为均质体,即不计裂隙影响,按均质岩土体分析边坡稳定性。 2 )岩土体滑动时,滑动面为连续圆弧面,且设滑弧均过坡脚,即滑弧为“坡脚圆” 。 3 )考虑大气风化作用影响,风化层厚度根据具体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决定,如:成都地区,风化层厚 度 d 取为 1.5 m 。这样,由于风化作用影响,膨胀岩土边坡由外到内应分为三层[2~4] :①表层:即受风化 作用直接影响层,在此层内,裂隙极其发育,膨胀力沿深度有明显变化,有较大的膨胀变形,强度衰减 幅度大;②浅层:在表层以下,且膨胀力大于上覆土重力的一层,此层内,裂隙较细小而且不太发育, 有一定的膨胀变形,亦有一定的强度衰减,但变形和衰减幅度均较小;③深层:在浅层之下,即:膨胀 522 工程勘察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Survrying 2010年增刊第1期 力等于上覆土重力之处以下的土层,此层内无膨胀变形和强度衰减,可视为不受膨胀力影响的部分。 4 )在表层内,假定膨胀力随深度按一定规律变化,根据含水量的变化特点及土层受约束状况,为便 于计算简化成线性变化规律;进入浅层界面之后,设膨胀力开始保持此界面处之值,并向浅层内延伸相 当长距离,然后开始变小,一直变化延伸至深层区之内,这样便形成了边坡中膨胀力的折线型变化规律。 在竖向按离开坡顶的垂直距离计算,横向则按离开坡面的水平距离计算,如图 1 所示,具体计算按式 (1) 和(2 )。 图 1 膨胀岩土坡内膨胀力随深度变化示意图 x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