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案.方案--东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排放口警戒标志设置工程方案全套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泉州东海污水处理厂
尾水排放管排放口警戒标志设置工程
方案设计
(第二版)
目 录
第1章 概 述 1
第2章 自然条件 5
第3章 管道工程设计情况 9
第4章 设计配布原则 11
第5章 设计方案 12
第6章 航标效能设计 14
第7章 航标配置设计 15
第8章 施工组织设计 18
第9章 工程估算 20
第10章 问题与建议 23
第1章 概 述
1.1项目背景
泉州东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道位于泉州湾后渚通海航道西侧,横卧泉州湾后渚航道西侧海域。污水排海管道海域段为海域放流管,尾水排放口拟设在厂址东北部后渚港口区域,后渚港码头下游260m处。
根据泉州东海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海管道建设情况,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排海管道及过往船舶航行安全,需设置专用警戒标志,标示污水排海管道的铺设位置。
受东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委托,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本工程的警戒标志方案设计工作。在现场踏勘、调查和收集相关规划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并提交了本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版)。管理机构对方案进行了评审(审查会评审意见附后)。现由于尾水排放管排放口的位置变更(桩号K0+770变更为K0+685),经权衡各相关利益方的意见,我院在第一版(原提交方案)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了本工程方案设计报告。
图1-1工程区域图
1.2编制依据
1.2.1设计依据文件
(1)设计委托书;
(2)《泉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东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排放口工程立项的批复》泉发改审[2010]82号;
(3)泉州市港口局《关于东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排放口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意见函》;
(4)福建省环保局于2005年5月20日对污水厂近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及水环境影响专题的批复;
(5)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东海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管排放口工程施工图设计》;
(6)业主单位向有关部门申请用海范围。
1.2.2依据技术标准、规范
(1)交通部港口工程技术规范;
(2)国标GB-4696-1999“中国海区水上助航标志”;
(3)国际航标协会有关的水上助航标志推荐标准、国内一般的配布原则;
(4)《海区浮动助航标志布设规范》;
(5)上海海事局《中国沿海航标管理有关技术规范汇编(一)》;
(6)《智能冷光源航标灯通用技术规范》(HJB288-2004);
(7)《浮标锚链》(JT/T100-2005);
(8)《IALA关于通用系碇系统设计的建议》(E-107,1998);
(9)JT7007-93航标灯光强度测量和灯光射程计算;
(10)GB/T14008-92海上用太阳能组件总规范;
(11)《东海海区浮动标志编号规定》(试行);
(12)《东海海区航标配布规定》(试行)。
1.3主要研究结论
本工程推荐方案一,设置直径1.8灯浮1座,陆上灯桩1座,工程总投资估算为48万元。
第章 自然条件
出现频率 崇武水位站 山前站 资料年限
设计水位(cm) 高水位
(累计频率10%) 303 322
2001年 低水位
(累计频率90%) -272 -274
极端高水位(cm) 1% 457 464
1957年-2000年 2% 443 451 5% 423 432 50% 409 419 基面 85国家高程
基准面换算关系:
85国家高程
理论最低潮面
设计水位(基准面为理论最低潮面)
设计高水位:6.92米(高潮累计频率10%)
设计低水位:0.96米(低潮累计频率90%)
校核高水位:8.21米(五十年一遇极端高水位)
校核低水位:0.25米(五十年一遇极端低水位)
(2)潮流
潮流类型
根据2003年7月在该海区进行的海流调查,通过准确的分析得知潮流性质为正规半日潮型。
潮流运动形式
台湾海峡的潮流系统主要是自北向南严冬的M2分潮,进入泉州湾后因岸线与地形影响,M2分潮椭圆旋转率均较小,呈往复流形式,方向为SE-NW,到大坠岛附近分成南北水道后,基本为E-W,即涨潮流由东向西,落潮流由西向东。
流速
下表给出了国家海洋三所对工程海区处3个点的实测最大涨、落潮流速。
站号 重现期 可能最大潮流 设计
风速 风海流 设计海流 流速 流向 流速 方向 流速 流向 1# 100年 65 111.9 16.9 50.7 112.5 116 112 50年 65 111.9 14.2 53.6 112.5 106 113 10年 65 111.9 8.3 24.6 112.5 88 113 1年 65 111.9 2.9 8.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