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通过故障管理,提高电网可靠性.pdf
施耐德电气
数字化和电气化
参考架构
配电网
通过故障管理,提高电网可靠性
适用于大中型配电网的解决方案
LifeisOn|施耐德电气1
Internal
目录
背景3
亟待解决的问题3
功能分解4
结构分解4
解决方案概述5
案例#1-地下“环型”配电网6
案例#2-架空“放射型”配电网7
电气化架构:地下“环型”配电网示例8
数字化架构:地下“环型”配电网示例9
电气化架构:架空“放射型”配电网示例10
数字化架构:架空“放射型”配电网示例11
EcoStruxure™电网架构12
本用例中使用的施耐德电气™产品13-16
智能RMU介绍17
特殊案例:适用于电网关键区域的“自愈解决方案”18
ADMS(高级配电管理系统)介绍18-19
Ecostruxure电网–服务项目21-22
英文缩写一览表23
LifeisOn|施耐德电气2
Internal
背景
电网现代化是许多电力公司正在实行的一项战略举措,其中涉及到一个关键问
题:提高电网可靠性。他们希望降低终端用户可感的停电水平。
终端用户可感的总停电时间由以下方面组成:
•计划外停电:配电线路遭遇电气故障
•计划内停电:维修、改造
•重大事件:洪水、风暴、台风
与电网可用性评估最密切相关的指标是:
•≥3分钟*的长时间断电:SAIFI,SAIDI,ASAI,ENS
•<3分钟*的短时间断电:MAIFI
*此为典型值。不同电力公司的阈值可能不同。
在电网可用性的监测、核算和报告方面,每家公用事业公司都有其专门规定。报
告的质量和准确性取决于电网和劳动力管理的可观察性。
亟待解决的问题
配电公司希望FLISR流程是指以下程序:
减少终端用户可感的停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