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顺生猪屠宰加工及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宏顺生猪屠宰加工及熟食制品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提要
1.1 项目名称
北票市宏顺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加工及熟食制品加工项目
1.2 建设性质:新建
1.3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北票市宏顺食品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王海文
所有制形式:私营
1.4 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建设地点: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建设地点拟建在北票市中台路西段南侧。占地40亩。
建设规模:年屠宰生猪50000头。年产熟食制品1000吨。
建设期限:本项工程计划一年。
主要建设内容:生猪屠宰车间屠宰车间1300平方米,冷库面积500平方米,污水处理站100平方米,待宰间1000平方米,办公楼1200平方米。熟食制品加工车间1000平方米,购置安装生产加工设备48台套。
1.5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本项目总投资210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91.3万元,流动资金308.9万元。
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100.2万元。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见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生产规模 头 50000 2 产品方案 2.1 生猪胴体 t 3000 2.2 熟食制品 t 1000 3 总投资 万元 2100.2 3.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791.3 3.2 流动资金 万元 308.9 4 全厂定员总计 人 110 5 全年生产天数 d 300 6 年总成本 万元 3678.5 7 年销售收入 万元 3940.5 8 年所得税 万元 49.22 9 年税后利润 万元 147.67 10 借款偿还期 a 11 投资回收期(税后) a 8.77 12 投资利润率 % 9.4 13 投资利税率 % 12.5 14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1 15 财务净现值 万元 87.19 1.8 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本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周边乡镇,台吉、大三家、哈尔脑、凉水河、下府等十多个乡镇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可新增养殖户1300户,安置农村剩余劳力及城市下岗职工2000人,其中农村剩余劳力1500人,城镇下岗职工500人(养殖户1890人,本项目安置110人)。每个养殖户户均纯收入达3000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为农村剩余劳力及城镇下岗职工创造了就业岗位和稳定经济收入。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颁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农业部《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 2、北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
3、《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4、朝阳市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若干规定。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6、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综合评价
北票是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资源依赖型城市,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北票矿务局2001年实行整体破产,下岗职工达5.5万人之多,给北票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北票市委、市政府为了有效解决“三农”和城镇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将延长和做大生猪屠宰产业链条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并作为发展北票经济,农民脱贫致富,促进社会稳定的主要生产项目和措施之一。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无公害生猪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攀升,养殖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宰杀加工能力严重不足,当地生猪主要靠外地经销商,经常出现低价、压价现象,影响了养殖户的收入,养殖积极性受到挫伤,制约了北票生猪产业的发展。同时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北票市及周边城市的生猪屠宰业也相应的发展起来。但是,北票市的熟肉制品的加工还相对落后。发展熟肉制品的加工能够带动当地屠宰业的发展,还能够相应的提高猪肉价格,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让广大养殖户走出传统的重粮轻牧的误区,树立以农业论畜牧,以商业论畜牧的到农业新观念。所以建设该项目势在必行。
该项目是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发展畜牧产业化是大力支持畜牧业产业区建设项目之一,符合辽宁省“一主三化”和“三线五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思路,符合国家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的战略要求。本项目实施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并且畜牧的规模化生产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将北票的自然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为发展具有北票资源优势的产业和培育替代煤炭产业的接续产业做出贡献。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3.2 论证结论
本项目建设方案、技术成熟、可靠,设备选型经济合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同时本项目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再就业岗位,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社会效益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