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GWh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课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年产 6GWh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年产 6GWh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二)建设规模及总投资
本项目拟选址在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下辖的横
店环路西侧的公司光伏园区内,项目用地 100亩,项目利用原有厂房面积
76,000m2进行建设,新增 10条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线、5条模组的自动
化装配线和各类生产及检测设备 1,999台/套,达成年产 6GWh高容量锂离子动
力电池的生产能力,其中乘用车电池系统集成产品 15万套,商用车电池系统集
成产品 2万套。
项目总投资为 300,000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250,000万元,新增铺
底流动资金投资 50,000万元。投资项目资金由公司通过自有资金、募集资金、
申请国开行专项基金等方式解决。
(三)项目建设进度
项目工程建设拟自 2016年 01月开始实施,拟于 2019年 12月竣工验收,建
设期为 4年。
(四)项目效益分析
序号
一
名称
单位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年
指标
项目总投资
营业收入
300,000.00
600,000.00
490,500.00
73,676.00
8.9
二
三
总成本费用
利润总额
四
五
投资回收期(税后且含建设期)
六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
%
15.9
(五)风险提示
1
1、技术升级和替代风险:目前动力电池主要材料是三元系、锰酸锂系和磷
酸铁锂系三大技术并存,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升级换代,存在新型材料、产品
新规格(型号)的出现,以及不同结构类型电池(如软包、方型)或新技术相互
替代的风险。
2、阶段性产能过剩风险:2014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使得众多的
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纷纷扩张,包括三星、LG等国外公司,以及比亚迪、力神、
沃特玛、宁德时代新能源等国内公司。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5年底国内主流锂
离子动力电池企业的有效产能已经达到 21.7GWh,而这些公司 2016年仍有不少
新增投资计划。所以该行业可能会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风险;
3、政策风险:新能源汽车现有的快速发展是基于国家大力推行的基础上,
国家的支持包括示范推广、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技术创新补贴、政府采购与征
收燃油税等多个方面。但随着市场的发展,政府明确要实行退坡制度,若退坡速
度过快或取消部分的补贴会阶段性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二、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1、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全球各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将引起通信、电力、IT、汽车业、建筑业、新材料行业等多个
产业的重大变革,并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直接拉
动表现在多个方面,一是拉动新能源上游产业如风力发电、光伏组件、多晶硅深
加工等一系列加工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的发展;二是促进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
一系列输送与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发展;三是促进节能建筑和带有光伏发电建筑的
发展。
2、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石化资源枯竭迫在眉睫,传统燃油汽车数量却日益增加,燃油汽车尾气排放
也日益严重,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在 21世纪面临着重大挑战,共同制约全球传
统汽车工业的发展。全球汽车工业转向开发无污染、高效能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方
向将成为必然趋势,习近平主席在上海汽车企业考察时也明确提出“发展新能源
2
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必经之路”。
国务院早在 2012年便制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
提出将坚持以纯电动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
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时注重传统汽车技术水平的提升,大力发展节能汽
车。目标到 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 50
万辆;到 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 200万辆、累
计产销量超过 500万辆。
2015年 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 2025》,强调大力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
车等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
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
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
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
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2016年 1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又
联合印发《关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