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襄阳市2016年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和解释).doc

发布:2017-01-03约6.87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襄阳市2016年中考政治试题(含答案和解释)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2016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2015年10月5日,我国科学家(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A.莫言B.杨振宁c.屠呦呦D.李政道 2.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  )”这是完成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A.供给侧个体化改革B.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需求侧个体化改革D.需求侧结构性改革 3.生活中,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下列态度中,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相信自己,我才是最优秀的” B.“自知者明,要全面认识自己” c.“人无完人,人有缺点没关系” D.“经常反思改进,我会进步的” 4.“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话提示我们(  )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5.春秋战国哲学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这句话启发我们,生活中要(  ) A.重视亲情B.善于沟通c.调适心理D.礼貌待人 6.“假如有人出卖生命水,要别人以人格做代价,聪明人决不肯买;因为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萨迪的这句名言说明(  ) A.人格尊严不可辱B.财产权利不可夺 c.人身自由不可限D.智力成果要保护 7.2015年8月29日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作弊入刑”有利于(  ) ①实现有法可依  ②加强诚信建设   ③促进社会公平  ④彻底消除作弊.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自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两孩”政策,这是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又一次历史性调整,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计划生育不再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这种调整符合计划生育的目的 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彻底解决 ④人口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 9.我国很多法律“总则”的第一条都明确规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 ①宪法与普通法律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④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宏伟的事业需要宏大的目标作引领,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的目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安定有序文明和谐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D.团结互助文明和谐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0分) 11.上学路上,潘凡愁眉不展,程蔚问其缘由,潘凡说:“烦!昨天晚上,我用手机在班级QQ群里和你聊同学中间存在的优越感或自卑感的问题,我妈发现了,说上网聊天影响学习,把我手机没收了,为这,我和她吵了一架.”看着程蔚一脸高兴的样子,潘凡问:“遇到什么好事了?”程蔚讲到:“说实话,我昨天美术作业没有交,害怕老师批评,可今天上午老师看了我画的画,不仅没批评,反而惊奇地说了句怎么这么神奇?这一句肯定,满足感和喜悦感现在还在心头涌动.”程蔚又安慰潘凡说:“父母、老师都是为了我们好,别太放在心上.”潘凡似有所悟,两人对视一笑,手拉手朝学校走去. (1)对“同学中间存在的优越感或自卑感”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2)要让自己的上网行为获得妈妈的理解支持,潘凡应该怎么做? (3)从上述材料中,你明白了哪些人与人交往的诀窍? 12.生命十分宝贵,青春无限美好,然而,青春的莽撞、冲动,也不时地威胁着生命的花朵,摧残着青春的绚丽﹣﹣镜头一:教学楼过道里,小明不小心踩了小锋的脚,小锋张口就骂,小明也不示弱,于是两人大打出手,最后双双受伤住院,镜头二:课间,操场边上,小军等三人对他们平时“看不习惯”的小聪围殴、踢打…近年来,发生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2016年5月10日国家教育部门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针对发生在学生在学生之间的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共同呵护生命,护佑青春! (1)镜头一里,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有哪些? (2)假如身处被欺凌的境地,我们应该怎样应付? (3)初中毕业之际,你打算怎样提升自己青春生命的价值、开启美好人生的航程? 13.在依法治国的中国,法的“大厦”是由权利、义务共同构成的,权利、义务伴随公民左右,公民的学习、生活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