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另一本力作.PDF

发布:2017-07-27约2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书评 个体为何代表群体而行动? OneforAll The Logic of Group Conflict ———评 :  汤艳文  刘春荣 , ( ) : : Hardin R. 1995 . One for All The Logic of Group Conflict. New Jersey ①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302 . 理性的、自利的个体会自发地代表群体采取集体行动吗?群体认同在多大 程度上是理性的和“善”的?1995 年,美国著名的社会政治理论家拉塞尔·哈 ② 丁(Russell Hardin) 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他的另一本力作Onefor all: The Logic of Group Conflict。熟悉其理性主义理论偏好的读者们大概不难从其标题 中猜测到该书的意图。的确,在这本书中,哈丁揆诸历史上及当代的各种影响 深远的群体冲突现象,求解个体的群体归属感与群体冲突的形成机制。与那些 把群体冲突视为非理性的、将其归咎于原生文化的观点不同,本书深入地考究 了塑造群体冲突行为的社会互动结构与社会规范,揭示出自我利益在群体行动 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从规范上反思了当代的社群主义政治理论,启发 社会与政治制度设计的选择取向。著名政治社会学家克劳斯·奥菲在《美国社 会学杂志》上评述道,“本书出自一个功利主义个体主义者的手笔,具有深刻的 道德敏感性。作者不仅力图解释这个世界中当下所发生的事件,而且驳斥了社 群主义的政治实践及其哲学理论”( , )。政治学家曼纽斯·米德拉斯 Offe 1996 基则在《政治学刊》评论说,在政治冲突的问题上,“哈丁创造性地发展了协作  汤艳文,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刘春荣,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副教授。 基金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基础性研究课题《集体冲突的处理机制研究》(141092)。 ① 中译本《群体冲突的逻辑》在201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译者为刘春荣、汤艳 文。 ② 拉塞尔·哈丁现为纽约大学政治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著述颇丰,除 《群体冲突的逻辑》外,还著有《推理边界以内的道义》《集体行动》等。 2014 6 152 公共行政评论 年第期 个体为何代表群体而行动?◆ 博弈的理论。在社会群体的规范的发展问题上,这本著作将激发博弈理论的未 来分析理路”(Midlasky,1996)。 该书虽非晚近之作,但它所斟酌的基本问题———即个体为何采取(或不采 取)代表群体的集体行动———却是历久弥新的。从比较政治的视野看,大量的 个体强化自己的群体认同感、卷入群体性的冲突,这种现象不仅在冷战结束之 后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而且还依旧影响着当今许多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不 用说,关于这一问题的解释和辩论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涵。 本文试图结合本书的主要观点,评述群体冲突的主要分析理路和关联研究,并 且简要检视其在中国语境中的相关性。 一、群体冲突的动力 按照刘易斯·科塞的经典定义,冲突是“关于价值的斗争,以及对稀缺地 : 位、权力和资源的索取”(Coser,1956 8)。只要地位、权力和资源是稀缺的, 冲突便不可避免。而无论从历史或比较研究的角度去看,形形色色的群体性冲 突———从阶级斗争、族群冲突、社会运动到政治革命———群体冲突都构成了现代 民族国家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在许多社会科学家看来,族群和群体在社会政治 生活中的重要性会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趋于弱化:小的社会政治单位 让位于大规模的现代科层国家,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