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学案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和中国军民的反抗》.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标学案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和中国军民的反抗
编写 张书林 审订 杨文楠 肖爱华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2.过程与方法:比较四次战争,注意比较项。研读主要条约,进行案例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近代中国屡遭侵略的屈辱史,深刻理解“落后挨打”和“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论断。中华民族的觉醒与奋起,特别是爱国志士的优秀品质对当今爱国主义精神的启示。近代中国历史表明,不实现近代化,真正的民族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
【自主学习】
考点1 鸦片战争
1.背景:
(1)国际:英、法、美相继开展________,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2)国内:中国________占统治地位,土地兼并严重,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实行________政策。
(3)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
2.过程: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在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
(2)扩展:1841年初,强占________,威逼广州。
(2)结束:1842年8月,英军侵入南京_______,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_______》。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割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4.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考点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2.经过:
(1)1856年英军进攻________。
(2)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进逼天津。
(3)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________。
3.结果:
(1)1858年签订《_______》: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_______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同行等。
(2)1860年签订《_______》: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_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3)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考点3 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
(1)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
2.经过:
(1)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________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
(2)________陆战:清军失利。
(3)黄海海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________等地。
(5)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签订《_______》。
(1)事件:1895年4月。
(2)内容:割_______、台湾及附属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_______,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3)危害:
①割地:使中国的_______和主权进一步遭受损失。
②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开埠:侵略势力深入中国_______。
④设厂:严重阻碍中国_______的发展。
4.影响:
(1)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社会_______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考点4 八国联军战争
1.原因:
(1)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2)义和团运动兴起,列强借口镇压义和团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1)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1900年7月占领天津。
(3)1900年8月攻陷北京。
3.结果:签订《_______》。
(1)时间:1901年
(2)内容:赔款各国白银共_______,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_______”,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覅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3)危害:
①赔款:加重人民的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