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研究(2000-2011)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5-06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研究(2000-2011)的开题报告

题目:《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研究(2000-2011)

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农村家庭被迫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在外地打工、经商、务工或其他原因不能在家照顾孩子,只能由祖父母、亲戚或邻居等照顾孩子。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中国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往往面临的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学业问题、行为问题等,同时也承担着比同龄人更重的家务劳动和照顾弟妹等责任。

《人民日报》是中国最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报纸,也是记录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之一。《人民日报》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具有广泛的读者群,通过对《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的研究,可以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不同方面,包括社会政策、教育、心理健康、家庭关系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选取2000年至2011年《人民日报》的留守儿童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和质化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留守儿童报道的数量和趋势:统计《人民日报》中留守儿童相关报道的数量和趋势,以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社会关注的变化。

2.留守儿童报道的内容分析:对留守儿童报道的内容进行分析,包括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家庭、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报道内容,从而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不同方面和发展状况。

3.留守儿童报道的视角分析:研究《人民日报》的留守儿童报道所采取的视角和表现方式,包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政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等方面的报道视角,从而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表现和关注程度。

4.留守儿童报道的互动分析:分析《人民日报》与读者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反应和解决方案。

研究意义:

通过对《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的研究,可以了解留守儿童问题的不同方面和发展状况,为制定留守儿童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认识到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偏向,从而为加强留守儿童保护和关爱提供思路;最后,可以帮助深入了解《人民日报》的社会责任和舆论引导功能,为提高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提供借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