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教科书中抗日战争问题的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28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教科书中抗日战争问题的教学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事件之一,是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的象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抗日战争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历史学科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目前中学教育对抗日战争的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历史包袱重、教材更新慢、教学内容单一等。因此,开展探究抗日战争问题的教学研究,对于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觉醒,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抗日战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构建符合中学历史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理解和认知、强化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1.抗日战争的教学重要性和现状分析;

2.中学抗日战争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3.抗日战争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创新;

4.抗日战争教学方法的探究和运用;

5.抗日战争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实践;

6.抗日战争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检验。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教学实验等方法,按照因果分析的思路,对中学抗日战争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具体步骤如下:

1.了解当前中学抗日战争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设计针对性强的调查问卷,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历史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3.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模式,探讨适合中学历史教学的抗日战争教学策略和方法,并进行教学实验;

4.通过实验和对比分析,检验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效果;

5.对于不同层面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可供教育部门和教师们参考的教学模式。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是:

1.揭示中学抗日战争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2.构建中学抗日战争教学的新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历史意识打下基础;

3.提升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提高其历史文化素养;

4.增强学生的民族觉醒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民族团结和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