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珍惜师生情谊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docx
5.2珍惜师生情谊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用的是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珍惜师生情谊”。本节课内容主要围绕师生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展开,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并学会尊重和理解老师,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初中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包括:1.让学生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师生观;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老师的态度,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3.提高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师应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师生关系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从而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2)学会与老师有效沟通: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沟通技巧,如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提高与老师沟通的效果。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2.教学难点:
(1)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很多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案例和实际经验,让学生深刻理解师生关系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
(2)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技巧: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或者害怕沟通,教师需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学会沟通技巧,并消除害怕沟通的心理。
(3)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1)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典型师生关系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经验,促进互动交流。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下与老师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2.教学活动:
(1)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完成与师生关系相关的项目,培养合作精神。
(2)游戏互动: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师生情的理解。
3.教学媒体:
(1)PPT演示:利用PPT展示典型案例、图片等,增强课堂视觉效果。
(2)视频播放:播放与师生关系相关的短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师生情谊的珍贵。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拓展阅读材料,丰富课堂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师生互动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思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视频中师生的互动方式,提问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感受。
2.讲授新课(15分钟)
讲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通过PPT展示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师生关系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互动提问: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师生关系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答学生疑惑。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下与老师沟通的场景,提高沟通能力。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经验,促进互动交流。
4.巩固练习(5分钟)
练习题:布置一道关于师生关系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提问:随机提问几位同学,了解他们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感悟。
5.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强调师生关系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提醒学生珍惜师生情谊。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师生关系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巩固所学知识。
总计:45分钟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答疑惑。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提高沟通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注,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师生关系的重要性:理解师生关系对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影响,认识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2.尊重和理解老师:学会尊重老师的职业和个人,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教育责任。
3.主动沟通:掌握与老师有效沟通的技巧,包括主动提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4.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与老师建立和谐的关系,包括相互尊重、关心帮助等。
具体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