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抗原教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抗原(Antigen,Ag) 内容简介 一.抗原的概念 二.抗原的特性 三.抗原的种类 四.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SAg 五、新型抗原疫苗 机体是一个有序的“细胞社会” ,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在抗原异物(导火线)刺激下,免疫细胞活化,产生免疫应答。 抗原概念(Conception of antigen,Ag ) Any substances that are inducing immune response(binding TCR or BCR,inducing formation of antibody or effect T cell, combining with antibody or effect T cell) are called antigen. Most antigen may induce the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物质→免疫系统→抗体或效应T细胞--免疫原性 (immunogenicity)免疫诱导剂及自身作为靶分子物质 物质+抗体或效应T----抗原性(antigenicity) 免疫原性+抗原性--完全抗原(complete antigen) 如病原微生物、肿瘤细胞 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半抗原(hapten) 如药物 超敏反应---变应原(allergen),致耐受---耐受原(tolerogen) 抗原→免疫系统↗抗体------免疫原性 ↘ ↘效应T 〉完全抗原 ↘特异结合 ↙----------抗原性 --半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特异性 (antigen specificity) 一??异 物性 (foreignness):异种、同种异体、自身异物 亲缘关系越远,同源性越低,免疫原性越强 二 高分子性:10000 Da—强免疫原,<4000- 无免疫原性,胰岛素/5734有免疫原性,明胶/100000无免疫原性。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三 理化 特 性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 1. 理化结构;蛋白质(芳香族氨基酸)多糖(ABO LPS)核蛋白 2.立体构 型:易接近性 四.特异表位 Ag+TCR/BCR/Ab/CTL 1.表位概念( conception of epitope ) 位于抗原物质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2. 表位的种类:(classification of antigenic epitopes)线性表位(Linear epitope):亦称为T表位。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亦称为B表位 3. 影响抗原表位特异性的因素 1).抗原表位的化学基团构成及空间位置:均可影响抗原特异性. 部分抗原可与其它抗原间存在共同抗原表位,可导致交叉反应.链球菌-肾炎、心肌炎,大肠杆菌-溃疡性结肠炎,牛痘苗预防天花 甲细菌 乙细菌 抗原 A B B C ↓↓ X↓↓ 抗体 抗A 抗B 抗B 抗C 2).半抗原-载体效应:青霉素所致的过敏反应.抗原表位(半抗原)被BCR识别,而载体部分被Th识别.Th辅助B产生抗半抗原抗体 特点:Th、B;MHC限制性;半抗原+载体 3). MHC控制对抗原表位的应答 MHC基因控制编码的MHCI II类分子,每一个体含有6种MHCI类分子, 10-20种MHCII分子, T细胞只能识别结合在自身MHCI MHCII类分子的抗原肽,MHC对T细胞活化起约束作用称为MHC限制性(MHC restriction) 4).抗原识别受体多样性决定抗原识别特异性 107-109细胞克隆---T B淋巴细胞库可特异识别不同抗原,产生免疫应答 5)抗原结合分子结合抗原位点决定特异性 特点 Ig/BCR TCR MHC Ag结合部位 VH VL-CDR Va Vβ-CDR a1 a2/a1β1 结合Ag性质 大分子蛋白质 肽-MHC复合物 肽类 Ag表位性质 构像决定蔟 线性决定蔟 线性决定蔟 结合速率 结合分离快 结合分离慢 结合分离慢 6).Ag剂量、途经、次数与免疫应答有关 Ag接种剂量:适量Ag Ag接种途经:皮内 Ag接种次数:两次以上 7).宿主年龄、性别、健康状态 Host genetic make up,age, sex and general condition 总之,抗原多为大分子带有苯环氨基酸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