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pptx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第二节
案例导入杨某和老伴都是退休职工,有一个儿子。儿子结婚后搬到新房居住。按理说,完成了社会工作和养育子女的义务,杨某和老伴应该轻松愉快地安享晚年,可自从儿子离开家后,杨某的老伴便思维迟钝、郁郁寡欢,成天闭门发呆,愁眉不展,不同亲友往来,连杨某找她说话,她也不太理睬,也不参加老年人的活动,时常自己唠叨说别人对她冷淡,说“这个世界,上人情淡漠,孤苦伶仃地活着没有什么意思”,同时还伴有失眠、早醒、睡眠质量差、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心慌气短、消化不良。诊断为空巢综合征。问题:杨某的老伴可能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一、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1.孤独心理许多老年人遵循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天伦之乐,认为儿孙满堂是人生莫大的幸福,若子女与其分居,则老年人的理想晚年生活落空,加之身体欠佳、活动减少,尤其是丧偶等精神刺激和实际的陪伴、照顾缺失,会使老年人感到孤独无助,产生一种被抛弃、被冷落的感觉,常常顾影自怜、寂寞、伤感。孤独对老年人的健康是不利的。与老人分居的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问候老人;与老人共同居住在一起的子女要善待老人、体贴老人。让年幼的孙辈与老人共处,能够给老人带来莫大的生活乐趣和安慰。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2.怀旧心理老年人喜欢回忆往事,喜欢留恋旧日的同事与朋友,反复向人述说某些人物和事件,尤其是年轻时值得自豪与欣慰的事,以期从回忆中获得满足和自尊。有的老年人言语哕唆,过于小心谨慎,唯恐出错,面对老年人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对他们所提及怀念的人与事应表示共情或赞许。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3.自尊心理老年人特别希望周围的人尊敬他、恭顺他、服从他,尤其要求儿孙对其百依百顺,否则易产生不良情绪。因此,医务人员和晚辈应尊重、孝敬老年人,称呼要恰当,言行要有礼貌,举止应文雅,在非原则性的事情上应尊重老年人的意见或尽量多谦让。4.疑病心理有些老年人平日身体较健康,因而缺乏保健意识,不重视健康体检,对身体的隐患不以为意,对身体出现的一些不适不能及时引起警觉;或认为自己年老无用,担心再患病会被儿女嫌弃,结果往往延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还有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日子清闲下来,注意力转移,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开始倍加重视,稍有不适就精神紧张、忧心忡忡;对生理性衰老的认识不足,过分关注自己的躯体健康和生理变化,对身体的不适感觉极为敏感,怀疑自己患了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将正常的生理变化误以为是病理现象,到处寻医问药,一再强化自己的疑病心理,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紧张、忧愁等情绪。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5.对衰老和疾病的恐惧心理许多老年人进入老年期后,发现衰老征兆时都会感到惶恐不安,特别是体力下降、疾病逐渐出现和加重时容易产生--种垂蓉感,表现为对疾病极度敏感。一方面内心向往着健康长寿;另-方面又对已有的疾病缺乏治愈的信心,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加之考虑到生病后的经济承受能力、生活上可能出现的诸多不便、给亲人及周围的人带来的麻烦,以及担心疾病会导致死亡等,会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恼怒的情绪。老年人内心的矛盾情绪很容易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果老年人感到旁人对他们冷漠、嫌弃,情绪就会变得消沉;如果家人及周围的人给予他们关怀和鼓励,就会有效地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二、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护理1.焦虑症的护理有些老年人会因为一点小事而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提心吊胆,甚至紧张恐惧,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焦虑,严重者称为焦虑症。老年焦虑症是发生在老年期,以焦虑、紧张等情绪障碍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焦虑症的产生与机体的素质和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确立诊断前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焦虑。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护士在进行护理评估时,除观察患者外显的症状外,还需仔细聆听患者对其精神、情绪的主观描述,并应用专业技术判断患者目前的焦虑程度和可能的内、外压力源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1)病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导致老年焦虑症发病的主要因素,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可为诱发因素。心理分析学派认为,焦虑症是过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果。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有学者认为,焦虑是一种习惯性行为,焦虑刺激和中性刺激间的条件性联系使条件刺激泛化,形成广泛的焦虑。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社会活动空间缩小、人情淡漠,使其感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再加上各种应激事件,如离退休、丧偶、丧子、经济窘迫、家庭关系不和、搬迁、社会治安不良以及日常生活常规被打乱等,常使其对未来充满担忧。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1)性格因素。某些特殊性格类型的人格是焦虑症发病的基础,如某些人格表现为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