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08- 2009A.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大学2008-2009学年下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认识论思想
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4. 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居安思危”这名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思故我在”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 )
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
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9.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10.区分各种经济时代的客观物质标志是( )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财富的多寡
C.生产方式的性质 D.生产工具的进步
11.社会规律和自然界的规律的区别表现为( )
A.社会规律是主观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
B.社会规律是有阶级性的,自然界的规律是没有阶级性的
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界的规律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D.社会规律是不可捉摸的,自然界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12.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
A.地理环境 B.生产资料
C.生产劳动 D.社会意识
1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是( )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价值形成过程 D.价值实现过程
14.资本家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A.工作日绝对延长的结果 B.工人工资低于劳动力价值的结果
C.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结果 D.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15.剩余价值率是( )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比 B.剩余价值与预付资本之比
C.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 D.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
16.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国有经济,即( )
A.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C.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D.国家控制的中小资本
17.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 )发展阶段。
A.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是( )说的。
A.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9.“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这一命题的本质内涵是:( )
A.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本质上融为一个阶级
B.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利益上没有差别
C.工人阶级只有使整个社会彻底摆脱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才能彻底解放自己
D.工人阶级的解放分为两步:首先解放其他阶级,最后解放自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