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对承重窗间墙过梁下砌体的局压承载力计算的探讨.docx

发布:2019-07-13约5.2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对承重窗间墙过梁下砌体的局压承载力计算的探讨 张新胜1 ,吕伟荣2 (1.中南林学院建工学院,长沙410004; 2.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长沙410004) 摘 要 根据混合结构承重窗间墙窗过梁下的局压砌体的内拱效应、局压强度、受荷面积不同于一般楼盖 梁端局压砌体的特点,对其承载力计算公式提出探讨并作修正,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同时需作进一步试验和 研究。 矢键词 混合结构;承重窗间墙;局压强度;砌体局压承载力计算;拱效应 中图分类号:TU3121I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005X (2004) 05 - 0063 - 03 Load-carrying Qpacity Calculation of Local Masonry on Load-bearing Wall between Windows/Zhang Xinsheng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04) , Lv Weirong (Hunan University , Changsha 410004) Abstract : Because of t he arch effect , the local bearing strengt h and the tributary area of locally bleared masonry uii2 der load- bearing wall bet ween windows are different fivm the common masonry , an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isp ut forwarc and has been revised? It can reflect t he act ual circumstance well , but it m萼 be co nfirmed by f urt her experiment anc study. Key words: masonry a)ncrete; load- bearing wall between windows; local bearing strength; load-carrying capacity calculation of local bleared masonly; arch effect 1引言 在混合结构房屋设计中,采用窗间墙承重的方 式能获得较灵活的建筑空间和立面造型,因而应用 较为普遍。在结构设计时,窗间墙要进行受压、§ 剪、局压承载力计算及高厚比的验算,其中承重窗 间墙过梁下的砌体局压承载力计算是易忽视的重要 内容。受荷较大的窗间墙很容易出现窗过梁端面及 其下面垂直过梁的裂缝,表现出局压破坏特征I , 如图1和2所示。该裂缝出现后,降低了窗间墙及 砌体局部受压的承载力,在影响了室内外装饰美观 的同时会给使用者造成心理上的不适。为防止承■ 窗间墙过梁下的砌体局压破坏的发生,下面就其襌 载力的计算做一些探讨。 2对承重窗间墙过梁下砌体的局压承载力计算的 几点探讨 211内拱作用该如何考虑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 部受压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屮N° + Ni ?fA/ ⑴ = 115 - 015 今° (2) A/ No ⑶  Ai = a()b (4丿 Ao = (a + h) h ⑺ 式中.?与为上部荷载折减系数,A0/ A, 3 时取为0: N()为局部受压面积内上部轴向力设计 值(N丿;M为梁端支承压力设计值(N丿;(70为 上部平均压应力设计值(N/mM;为梁端底面 压应力图形的完整系数,?旬、。为梁端有效支承长 度和实际支承长度(mm丿,?乃、九为梁的截面宽度 和高度(mm); /为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o 公式(1)中,”为考虑梁端砌体的内拱作用 将局部受压砌体上部荷载进行折减的系数,规 范2取0=0。但内拱作用的产生是以局部受压砌 体两侧砌体的横向约束作用而产生的,当这种横向 约束作用不存在或较弱时,内拱卸荷作用则忽略不 计。对开窗较多的承重墙窗间墙过梁下局压砌体来 说,一侧是窗洞,无有效的约束,局压砌体近缘穴 拱(如图4中虚线小拱)无法形成,而跨过窗洞出 大内拱(如图4中虚线大拱)因跨度较大且窗洞至 楼桁间御休宫直祐小对昌斥和1休tit加閑辺谍 减,即建议取 炸1 ,这是偏于安全的。 3实例分析 212承重窗间墙的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7 的计算 公式(6)是根据砌筑质量较理想的局压砌体 受套箍作用而分析推导出的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 y的计算公式,因砌体抗拉强度很低,这种作用有 以一栋二层砖混结构实际房屋为例,如图1、 图3示。图1为该墙的部分立面,图3中A轴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