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角度探究企业成长与转型——以苏宁易购为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财务角度探究企业成长与转型——以苏宁易购为例
摘要:当下中国经济整体形势不是很好,必然出现不少无法适应“新环境”的企业破产,但是少数在“新环境”之下进化了的巨头将迅速崛起。就苏宁易购的所处行业、内外部环境、财务报表和企业估值与前景预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财务视角可以更深层地了解苏宁易购这家企业,是如何在“新环境”之下不断进行调整和转型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的。
关键词:苏宁易购,宏观环境,财务报表,企业估值,前景预测
一、公司简介
(一)总体介绍
苏宁易购于2009年8月上线试运营,2010年2月1日正式上线,作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一代B2C网上购物平台,现已覆盖传统家电、3C电器、日用百货等品类。目前,苏宁易购具有上千亿元的采购规模优势、遍及全国30多个省1 000个配送点3 00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未来三年,苏宁易购将依托强大的物流、售后服务及信息化支持,继续保持快速的发展步伐;到2020年,苏宁易购已实现3 000亿元的销售规模,已成为中国领先的B2C平台之一。
(二)公司定位
苏宁易购是建立在苏宁电器强大后台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平台,以上市公司控股的独立公司进行运作,作为与实体连锁平行的销售渠道,苏宁易购旨在通过利用苏宁既有优势,通过自主采购、独立运营,利用10年的时间,打造与线下苏宁等量齐观的虚拟苏宁。品类拓展上,苏宁易购不拘泥于家电零售,在快速消费品、百货产品、家居产品、娱乐产品、图书、虚拟产品等领域,全面布局,利用网络平台便捷的优势,提供一站式的购物体验,实现由家电3C零售商向综合产品零售商的转型。在区域覆盖上,苏宁易购将会依托香港、日本的平台,利用网购领域无国界的特点,借助强大的管理后台、技术平台,同步进军国际电子商务市场,并向东南亚地区实现渗透。
二、行业分析
(一)行业发展
1995年中国建设的第一个商品订货系统和马云创办的“中国黄页”将互联网应用于商务,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模式的开始。1999—2003年,阿里巴巴和当当等电子商务企业成立,淘宝网的创立,标志着电子商务以面向市场的特点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网上零售业务进入了爆发和大规模增长阶段。
(二)行业现状
从品牌数量上来看,从2018年开始,B2C电商迎来了上市热潮,包括小米、宝宝树等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截至2019年5月5日,国内电子商务(含B2B电商、B2C电商、跨境电商、生活服务电商)已上市的公司共54家。
2018年中国电商零售市场份额中,阿里巴巴以58.2%占据首位,京东销售额占17.3%,两家电商合计占据3/4份额,占有绝对竞争势。第二梯队企业相较淘宝和天猫的市场规模仍存在较大差距,快速崛起的拼多多占5.2%,此前份额仅为0.1%;苏宁、唯品会及国美电器的市场份额为1.9%、1.8%和0.7%。长尾企业数量众多,随着跨境、生鲜、母婴等垂直领域的兴起,初创企业竞争激烈。区域分布上,北京、上海对电商公司的吸引力依然领先于其他城市。北京占比超33%、上海超20%,这两个城市的电商上市公司数量占总数的五成以上。
三、宏观环境分析(PEST)
(一)人口环境
对于我国而言,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较快,年龄结构轻,所以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结构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经济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均购买力增强,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3 869元,2010年度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3 476元。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双双增长预示着购买力增强,网购市场有着坚固的基础。
(三)政治和法律法规环境
近年来,政府对于电子商务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法规政策,旨在加快发展当地企业电子商务化进程。与此同时,企业也凭借电子商务的优势实现新渠道发展。
(四)社会文化
我国网民数量和规模飞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增长20.8%,用户总规模已达到194亿人。可以看出,消费者的网络购物理念和习惯正在形成。
(五)科学技术
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良好,并且数字化,智能化及5G技术,尤其是移动终端支付系统的发展给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四、财务报表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
1.经营活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总体较为平稳。在2012-2014年略有下降,2014-2016年缓步上升,但在2016年以后下降幅度略大,并在2017年和2018年为负值。然而2017年和2018年苏宁营业收入是比2016年高的,现金流为负值的原因是应收账款加大了对供应商的资金支持力度。综合公司利润变动情况和应收账款回收期情况来看,苏宁的经营情况总体平稳向好。
2.筹资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在2016年、2017年、2018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