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加热炉课程设计模版
设计条件
1.炉子生产率: P = 40 t/h;
2.加热金属参数:加热钢种为40# 碳素钢;料坯尺寸110×110×2800 mm;加热初始平均温度为20℃;加热终了表面温度为1200℃;加热终了断面温差45 ℃ ;
3.燃料参数:预热温度设定为20℃;燃料种类设定为天然气;燃料成分见下表:
成分 CH4 C2H6 C3H8 H2 CO CO2 N2 总和 天然气(%) 90.63 1.61 2.58 2.55 0.01 0.44 2.18 100.0 4.助燃空气预热温度:350 ℃ ;
5.烟气出炉膛温度: 670 ℃ ;
2. 热工计算
2.1燃料燃烧计算
1. 天然气干、湿成分换算
①根据燃料温度20℃查表得g = 18.9 g/标m3(干空气),则
k= 100/(100+0.124×18.9)= 0.977
②由k=0.977可计算天然气湿成分,计算结果列入下表
成分 CH4 C2H6 C3H8 H2 CO CO2 N2 H2O 总和 天然气(%) 88.55 1.57 2.52 2.49 0.01 0.43 2.13 2.30 100.0 ③燃料低位发热量计算
2. 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L0
3. 计算实际燃烧产物需要量Ln(有焰燃烧,选取n=1.1)
4. 计算燃烧产物生成量及成分(每100m3燃料)
则生成物含量见下表
产物成分 C02 N2 O2 H2O 总和 含量(%) 8.63 70.56 1.7 19.11 100.0 5. 计算燃烧产物重度
6. 计算燃料理论燃烧温度
350℃时,,设燃烧温度为1800~2100℃,则
因此,可满足连续加热炉加热工艺。
2.2 炉膛热交换计算
计算目的是确定炉气经过炉壁对金属的导来辐射系数 CgKM kJ/(m2.h.K4)。
1.预定炉膛主要尺寸:
①炉膛高度B。对于中型连续加热炉,假设H=550㎏/(m3.h.K4),则
,取n=1,a=0.166。.
则B=nl+(n+1)a=1×2.8+2×0.166=3.132m, B/0.116=27,整数,符合耐火砖条件。所以取B为3132mm。
②炉膛各段高度。查表,对燃气大型加热炉,取H预上=00mm,H加上 = 100mm。
③炉膛各段长度。设均热段长度L均L加L预
计算各段包围炉气的炉壁内表面积
取气体辐射有效系数为η=0.9,得
S加 = 0.9×= 0.9×m
S预 = 0.9×= 0.9×m
3. 计算炉气中CO2和H2O(汽)分压
PCO2 = 8.63/100 = 0.0863大气压
PH2O = 19.11/100 = 0.1911大气压
预确定各段炉气温度
设加热段炉气温度比金属加热终了时其表面温度高60℃,即
tg加 = t+ 60 = 1200+60 =1260℃
设预热段炉气温度与炉长成近似线性关系,则:
tg预 =℃6. 计算各段炉墙和炉顶对金属的角度系数(60°拱顶)
7. 计算各段导来辐射系数(取 εM = 0.8 )
③加预界面处: kJ/(m2.h.K4)
2.3 金属加热计算
金属加热计算是连续加热炉全部热工计算的核心。有实底段的二段连续加热炉内金属加热计算,按加热段、预热段和加热段实底段分别进行计算。首先将这三段分成四个界面,即:金属入炉处(炉尾)为0界面;预热段终了、加热段开始处为1界面;双面加热段终了、实底床开始处为2界面;加热段终了金属出炉处为3界面。则:0-1为预热段,1-2为双面加热段,2-3为单面加热段。计算顺序为界面3、2、1、0。
1. 计算3界面处金属加热有关参数
金属表面温度 t表终 = 1200℃;
金属断面温差设为 Δt终 = 45℃;
①计算金属断面平均温度
该处为单面加热,所以金属断面平均温度近似为
t均3=t表终0.7Δt终40#钢的导热系数为28.996×36=104 kJ/(m2.h. ℃)
③计算加热段炉气温度tg3
注:计算结果与假设加热段各温度相差较小,所以不必重新设定和计算,故取 tg3=1258℃。
2. 计算2界面处金属加热有关参数
设炉气温度tg2 = tg3=1258℃,求金属表面温度t表2、断面温度Δt2和表面热流q表2。
①计算该处金属表面温度t表2
⑴计算傅里叶准数F0
按经验取实底床长度L床=4.0m,查表得20℃时40#钢的密度ρ=7853kg/m3.
根据t3均=1168.5℃,查表40#钢导热系数a=0.021m2/h,透热深度(双面加热)S=0.11/2=0.055,
⑵计算毕渥数Bi,给热系数
⑶计算函数值
由F0=1.67,Bi=0.78查表得
所以,
②计算金属表面热流q表2
③计算金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