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培养.ppt

发布:2024-04-21约8.31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注意的问题1、必须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态度训练。(积极思考,增强自信心,严谨思考)2、必须注意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不能涉及过于高深的学科知识)3、必须注重对结构不良问题的训练。4、必须强调一般思维方法和具体问题解决技能的结合。第31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六、创造力及其培养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主席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已有知识,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特征:(1)产品是否新颖;(2)产品是否独特;(3)产品是否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第32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相关概念1、创造性。创造性侧重倾向性,创造力侧重能力。2、创造性思维。3、批判性思维。思维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及人脑的机能。第33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创造性张大均:个体利用一定内外条件,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与相应的人格特征的心理品质。创造性表现于创造活动(过程)之中,其结果以产品为标志,其水平以产品的价值为标准。最早对创造心理进行研究的是英国的高尔顿,《遗传的天才》是世界上创造心理学的第一个科学文献。吉尔福德在1950年呼吁高度关注创造性的研究。第34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创造性的四种理解(1)能力观。是发现新联系,产生不寻常观念和背离传统思维方式的一种能力。(2)过程观。是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过程。(3)人格说。创造性的本质在于个体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一般的某种人格特征。(4)产品观。是某种改变现存专业或使某个专业转变成一个新专业的行动、观点或产品。第35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是由多种心理品质有机结合构成的心理结构系统。(1)创造认知结构。是创造心理活动的核心,主要包括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认知策略三个方面。(2)创造性人格品质。包括创造性动力特征、创造性情意特征、创造性人格特质等。(3)创造性适应品质。具体表现为创造的行为习惯、创造策略和创造技法的掌握运用等。第36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为创造而教”成为学校的主要目标之一。创造性思维:一种突破传统思维习惯,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探索未知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能动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由多种思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体。创造性思维的心理成分:流畅性、独创性、灵活性(变通性)、敏感性。第37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好奇心(前提)。创造性思维者一般都受好奇心的驱动。发挥想象力。培养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思维发散能力强。发展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先导,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培养创造性人格。

第38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批判性思维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校的关键目标之一,在教改中居重要位置。批判性思维就是对所看到的东西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作出个人的判断。是指对相信什么和做什么作合理决策的能力。训练策略:在学生比较熟悉的主题中,学生最容易获得批判性思维技能;提供各种不同的两难材料,进行反复的练习;创设良好的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气氛。第39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创造力的结构与特征吉尔福德:(1)敏感性;(2)流畅性;(3)灵活性;(4)独创性;(5)再定义性;(6)洞察性。哈奇森:(1)独创性;(2)新颖性;(3)流畅性;(4)灵活性;(5)精密性。第40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创造能力的静态结构董奇(1993):(1)敏锐的观察力;(2)集中的注意力;(3)创造性的想象力;(4)批判性评价能力;(5)高效的记忆力;(6)创造性思维能力;(7)认知监控能力。第41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创造能力的动态结构(1)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信息的选择和获取能力。(2)明确问题的能力:信息融会贯通、编码的能力。(3)阐述问题的能力:选择针对性地激活与解决问题有关的因素。(4)组织问题的能力:心理加工(联想、类比、灵感、直觉)和实际操作加工(行为探索)。(5)输出问题的能力。第42页,共5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