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docx

发布:2025-03-25约3.7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常规试题

选择题

1.呼吸衰竭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下列哪项措施不妥()

A.鼓励患者多饮水

B.雾化吸入

C.指导患者有效咳嗽

D.用可待因镇咳

答案:D。可待因是强力镇咳药,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可待因镇咳会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排出不畅,加重呼吸道阻塞,不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而鼓励患者多饮水可稀释痰液,雾化吸入能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有助于痰液排出。

2.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氧疗原则是()

A.高流量、高浓度持续给氧

B.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C.高流量、高浓度间断给氧

D.低流量、低浓度间断给氧

答案:B。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若给予高流量、高浓度吸氧,会使血氧分压迅速上升,解除了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导致呼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所以应采用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

3.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发绀

B.呼吸困难

C.精神神经症状

D.心血管系统症状

答案:B。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患者可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改变。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一般在严重缺氧时才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和心血管系统症状多在呼吸衰竭较严重时出现。

4.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的目的是()

A.保持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

B.保持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

C.保持缺氧对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

D.保持二氧化碳对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作用

答案:C。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可维持一定的缺氧状态,从而保持对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刺激,避免因高浓度吸氧导致呼吸抑制。

5.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的指征是()

A.呼吸浅快,伴低氧血症

B.呼吸浅表、不规则伴神志不清

C.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

D.以上都是

答案:D。呼吸兴奋剂适用于呼吸浅表、不规则伴神志不清、有明显二氧化碳潴留以及呼吸浅快伴低氧血症等情况,它能兴奋呼吸中枢,增加通气量,改善二氧化碳潴留。

填空题

1.呼吸衰竭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Ⅰ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Ⅰ型呼吸衰竭即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60mmHg,PaCO?降低或正常;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PaO?<60mmHg,同时伴有PaCO?>50mmHg。

2.呼吸衰竭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鼓励患者多饮水;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此外还包括吸痰、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等措施。

3.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护理诊断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有感染的危险。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有关;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黏稠、咳嗽无力等有关;由于呼吸衰竭患者抵抗力下降等原因,易发生感染。

4.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吸氧浓度一般为______。

答案:25%29%。低浓度吸氧可避免解除低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而导致呼吸抑制。

5.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机械通气的指征是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气道分泌物多且有排痰障碍;经积极治疗后病情仍继续恶化。此外,还有严重低氧血症和(或)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也可考虑使用机械通气。

判断题

1.呼吸衰竭患者应尽量少饮水,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答案:错误。呼吸衰竭患者鼓励多饮水,因为多饮水可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2.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可给予高流量、高浓度吸氧。()

答案:正确。Ⅰ型呼吸衰竭主要是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高流量、高浓度吸氧可迅速提高血氧分压,改善缺氧症状。

3.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兴奋剂时,若出现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答案:正确。使用呼吸兴奋剂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烦躁等症状,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惊厥等,应立即停药并通知医生。

4.呼吸衰竭患者痰液黏稠时,可采用体位引流的方法促进痰液排出。()

答案:错误。体位引流适用于痰液量大、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呼吸衰竭患者往往病情较重,身体状况较差,体位引流可能会加重患者不适,甚至导致病情恶化,一般不采用。

5.呼吸衰竭患者的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答案:正确。呼吸衰竭患者能量消耗大,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可补充机体能量消耗,增强机体抵抗力。

解答题

1.简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