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型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密级:
编号: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本报告针对1.8T汽油机+4HP20自动变速器
项目名称:B35-1车型整车设计开发
项目代码: B35-1
编制: 日期: _
校对: 日期: _
审核: 日期: _
批准: 日期: _
1 概述 1
1.1 任务来源 1
1.2 制动系统基本介绍 1
1.3 制动系统的结构简图 1
1.4 计算目的 1
2 制动系统设计的输入条件 1
2.1 制动法规基本要求 2
2.2 整车基本参数 2
2.3 制动系统零部件主要参数 2
3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 3
3.1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 3
3.2 制动减速度及制动距离校核 10
3.3 真空助力器主要技术参数 11
3.4 制动主缸行程校核 11
3.5 制动踏板行程和踏板力校核 12
3.6 驻车制动校核 12
3.7 应急制动校核 13
3.8 传能装置部分失效剩余制动力校核 14
3.9 制动器能容量校核 14
4 数据输出列表 16
5 结论及分析 16
参考文献 17
版本 日期 作者 更改记录 批准
制动系统设计计算报告
概述
任务来源
根据B35-1整车开发要求,按照确认的设计依据和要求,并依据总布置的要求对制动系统的选型并作相应的计算。
车型的行车制动系统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前制动器为带有双制动轮缸的通风盘式制动器,后制动器为单制动轮缸的实心盘式制动器。制动踏板为吊挂式踏板,带真空助力器,采用ABS以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情况下发生车轮抱死。驻车制动系统为杠杆式,作用于后轮。ABS控制系统以及匹配计算由供应商完成,本文计算不做讨论。制动系统的结构简图如图1:
1. 带制动主缸的真空助力器总成 2.制动踏板 3.车轮
4.轮速传感器 5. 制动管路 6. 制动轮缸 7.ABS控制单元
图1 制动系统的结构简图
计算目的
制动系统计算的目的在于校核前、后制动力,最大制动距离、制动踏板力及驻坡极限倾角等是否符合法规及标准要求、制动系统匹配是否合理。
GB 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表1-1是对相关法规主要内容的摘要。
表1-1 制动相关法规摘要
序号 项 目 要 求 1 试验路面 干燥、平整的混凝土或具有相同附着系数的其它路面 2 载重 满载 3 制动初速度 80km/h 4 制动时的稳定性 不许偏出3.7m通道 5 制动距离或制动减速度 ≤50.7m或≥5.8m/s2 6 踏板力 ≤500N 7 驻车制动停驻角度 20%坡度双向停驻不小于5min 8 驻车制动操纵踏板力 ≤500N
整车基本参数
表1 整车基本参数列表
项 目 代 号 数 值 空载/满载质量kg / 1712 /2170空载/满载轴距mm 2620/2620 空载/满载质心高mm / 660/672 空载前/后轴轴荷kg / /708 满载前/后轴轴荷kg / /1060 空载前/后轴到质心水平距离mm / 10/1536 满载前/后轴到质心水平距离mm / 1/1340 车轮滚动半径mm 项 目 代 号 数 值 备注 前/后制动器制动半径mm / /120.5 样车测量 前/后制动器摩擦片摩擦系数 / 0.38 参考值 前/后制动器效能因数 / 0.76 参考值 制动主缸直径mm 25.4 供应商提供 制动主缸总行程mm 30.7 供应商提供 前/后轮缸直径mm / 42.9/38.2 供应商提供 前/后制动器摩擦片间隙mm
(两边之和) / 0.7/0.7 参考值 真空助力比 7.5 供应商提供 制动踏板杠杆比 4.3地面作用于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如图所示:
由图2,对后轮接地点取力矩得:
…………………………(3-1)
式中: ——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
——汽车重力,N;
——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
——汽车质量,kg;
——汽车质心高度,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