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各省市中考真题训练与详解(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1.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灯 B.路边的树木 C.小明 D.驶来的校车 D 解析:站在路边的小丽相对于小明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以小明为参照物时,小丽是静止的;以驶来的校车为参照物,小丽与汽车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她是运动的.故选D. 2.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光路是( ) A B C D B 解析:A、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同侧了,故A错;B、图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正确;C、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错;D、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故选B. 3.冬天,我们常用热水袋取暖,这主要是因为水具有( ) A.较多的热量 B.较大的密度 C.较高的温度 D.较大的比热容 D 解析: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热水袋取暖.故选D. 4.铅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学习用品,对于一支新的普通木制铅笔,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它的重力是1N B.它的体积是1dm3 C.它的长度是18cm D.它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是1.25×104Pa C 解析:A、一支新的普通木制铅笔的质量约为10g,即0.1N,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B、一支新的普通木制铅笔的体积约为6.8cm3--7cm3,不符合实际,故B错误.C、一支新的普通木制铅笔的长度是18cm,符合实际,故C正确.D、它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是2.6×103Pa,不符合实际,故D错误.故选C. 5.在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 B.煮鸡蛋时水底的鸡蛋不受浮力C.菜刀表面很光滑可以增大摩擦 D.使用的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A 解析:A、生活中常用的微波炉是用微波(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符合题意.B、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煮鸡蛋时水底的鸡蛋也受浮力.不合题意.C、菜刀表面很光滑可以减少摩擦.不合题意.D、天然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生成,是不可再生能源.不合题意.故选A.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盏灯均不亮,电压表示数为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L1短路 B.L1断路 C.L2短路 D.L2断路 B 7.中考期间,考点周边禁止鸣笛,这是为了防止 ???的产生.在考场上你所听到的翻动卷子的声音是由于纸的 ?产生的. 噪声 振动 解析:考点周围禁止鸣笛、禁止施工,是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考场上翻动卷子的声音由于纸的振动产生的.故答案为:噪声;振动. 8.路灯总是同时亮,同时灭,它们的连接方式一定是 ?联的;它们所消耗的电能可以用 ?表来测量. 并 电能(电度) 解析:(1)马路上的路灯当其中一只损坏,其他仍然发光,因此它们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它们一起亮,一起灭的原因是使用了一个干路总开关.(2)电路消耗的电能可以用电能表测量.故答案为:并;电能. 9.为节能减排,我省实施了“暖房子”工程.项目之一是在楼房的外墙贴泡沫板,这样可以有效地阻碍热传递,从而减少房间里的 ??能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高空坠物,其较大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的 ?能会造成事故,因此,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内 动 解析:(1)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而且内能总是由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高温物体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内能增大.泡沫板的保温性能较好,能有效地阻止热传递的发生.(2)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高空坠物,高度减小,速度增大,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答案为:内;动.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用“粘”字表述一些现象,例如:用干毛巾擦镜子,会有很多“毛毛”粘在镜子上;用湿毛巾擦冰箱的冷冻室,湿毛巾会粘在冰箱上.前者属于 现象,后者是由于水的 造成的. 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 凝固 解析:(1)毛巾和镜子摩擦,可以使镜子带上电荷,即带了电,带电体的性质是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