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剖析.PDF

发布:2017-06-09约6.27万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 (修编版) 环 境 保 护 部 中 国 科 学 院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 — 3 — 目 录 前 言 6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8 1. 指导思想8 2. 基本原则8 3. 目标9 二、区划方法与依据9 1. 生态系统空间特征9 2. 生态敏感性评价12 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重要性评价13 4. 全国生态保护重要性综合特征16 三、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17 1. 分区方法17 2. 区划方案17 四、生态功能区类型及概述18 1. 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19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20 3. 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区21 4. 防风固沙生态功能区22 5. 洪水调蓄生态功能区23 6. 农产品提供功能区23 — 4 — 7. 林产品提供功能区24 8. 大都市群25 9. 重点城镇群25 五、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26 六、生态功能区划的实施29 附1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方案31 附2 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43 — 5 — 前 言 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的地区。全 国生态功能区划是以全国生态调查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确定不同地 域单元的主导生态功能,制定全国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全国生态功能 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分区管理、构建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基 础,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决 策部署,生态保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与积极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 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低,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生态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立空间规 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适 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 间”。党和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部署对进一步开展全国生 态功能区划提出了新的要求。 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 2008 年发布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保 — 6 — 护工作的加强,《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生态安全与 保护的形势,主要问题:一是近 10 多年来我国部分区域生态系统变 化剧烈,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格局已经改变;二是现行划定的重要生态 功能区范围不能满足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要求,保护比例普遍较 低;三是受当时多种因素影响,生态功能区划分不完善,一些具有重 要生态功能的地区未能纳入重要生态功能区范围。为此,环境保护部 和中国科学院决定,以 2014 年完成的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 (2000-2010 年)调查与评估为基础,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 心负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